很多人觉得,广州的治安,是因为外地人进来了,才变坏的。
这是一种假象。
可能四十岁以上的人,还记得什么叫“军阀仔”,“大马达”,什么叫“棍子”,什么人穿“凡立丁”。这些人差不多就是以前广州的小混混的代名词。他们打荷包(就是偷钱包),汤死牛(就是拦路抢劫),抬棺材(就是在火车站抢旅客的行李)。以前干犯罪勾当的,都是广州人的小孩。
以前广州的小混混玩摆场(就是打群架)的时候,现在海珠广场东江饭店门口那一片草地,就经常有一些铁皮刀。
如果象我这样,不幸出生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家庭,读一些校风很一般的学校,就会有一大堆童年好友,同学,被关进少管所。或者更不幸的,你要去花都赤泥“拜山”(就是去看望那些坐牢的朋友)。
外地人大规模进入广州,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之前广州的贼也不少。不过那个时候,大家都很穷。除了出粮的时候宽裕一点(这个时候,最怕打荷包的),其他时候,就是贼上门了,也不怕。穷人是不怕贼光顾,也不怕贼惦记的。我们家那个时候,也是从来不关门的。最值钱的,可能就是米缸里的几十斤三级米了。那个时候入屋盗窃的,只偷鸡,不偷大米。
记得最早的一次外地贼进广州的记忆,是说外地来广州打工的,没有找到工作还是被骗了,饿疯了,冲进西关一户人家找吃的。
后来改革开放了,广州原来的那些贼上岸了,他们很多变成了小贩,发了。西湖路、珠江路、海珠路,观禄路,都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地方。
广州这里有钱,广州本地的贼上岸了,外地的贼当然就闻风而来。
贼也要计算成本的,他们不可能住宾馆。90年代前后,广州附近的城中村的农民,建了很多握手楼,就变成了他们的根据地。记得当时曾经有一个电报是这样说的:此地(广州)钱多、人傻、速来。
那个时候的警察,没有现在的厉害。那个时候,广州也就百来二百万人口,警察的配备,也是按照户籍人口来配置的。而且,那个时候他们还要抓咱们打麻将和找小姐(抓住一个罚款3000-5000不等),抓贼就力不从心了。
贼落地生根了,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