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仔初涉世烟酒成“老友记”(图)
1h0ohW (2008-09-02 更新时间:07:09)
FLOJ )O(Gw-jWE 4
V*)0?oYE na; ^/_U@ lY?d*qED yKhzymS}T $X]v;B)J| 青少年吸烟低龄化现象日益严重。
a{.n(M pD/S\E0@t a-5$GvG Db:WAjU 吸烟喝酒低年龄化现象值得关注
dPX>A4wp @C)h;TR 12.7%学生初次吸烟年龄小于13岁
GQN
iB
sV
P6'I:/V 文/记者伦少斌、周洁莹、王圆媛
2p[3Ap {<8#T`I 图/记者何波
!+l,
m8Hly TC}u[kM 健康危险行为
xq*yZ5:5Jo Tr!X2#)A! 90后
}'-
) 9>P(eN 系列报道三:成瘾行为
K.zs;^ <3CrCEPC 六七成学生沾酒、二成多学生沾烟……随着社会开放度的增加、信息渠道的多元化,青少年学生接触社会、模仿社会行为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甚至出现12岁少年醉倒街头;16岁学生网吧度过六天六夜后无路可退的典型个案。
c:T P7"vG 8~>3&jX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兼职打工等场合中与社会接触,也开始模仿成人的抽烟喝酒行为;同时家长们也普遍不再视烟酒为洪水猛兽,反而认为适度提前认识社会是好事。而网瘾、游戏瘾等精神性成瘾行为则凸现了学生心智、精神上逃避社会的另一面。
4(IP %V/]V,w:*R 青少年的物质、精神成瘾行为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形成的伤害不容忽视。
.[A S =c4U%d2 [调查]
J6P
Tkm}^ |&Wo-;Ud 职中学生抽烟率最高
nVD
YAg' tBQ>
p. 调查发现,23.5%学生有尝试吸烟行为,12.7%学生初次吸烟年龄小于13岁,不同学校类型中学生经常吸烟率以职业中学最高,达到10.4%;过半数学生(64.8%)喝过酒,13.4%学生有醉酒行为;吸烟、饮酒和吸毒行为的发生比率均随年级的升高逐渐上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吸烟、饮酒和吸毒行为也相对严重。
{}e IpK,+ #1k,t 吸烟喝酒低年龄化现象也值得关注,12.7%学生初次吸烟年龄小于13岁。此外,在这一项物质成瘾行为中,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中每100个人就有1人尝试过吸毒,大学生发生率最高,为2.1%;同时0.4%城市青少年初次吸毒年龄小于13岁;4.5%学生在没有医生指导下自行使用过安定等镇静催眠类药物,其中女生高于男生;随着年龄的增加,镇静催眠类药物使用比例有上升趋势。
X9wi: (5
hu
W7v 聚焦
1)ne
-e
x$I>e 小酒鬼
`-m7CT sA ;wZ.p"T9^ 小醉猫深夜卧街头
@su,w,xLS nX'.'3 小妹妹酒后惨失身
".IhV<R 3\ed4D 年初本报曾报道过一名12岁男孩晕倒在大厦的电梯口,被急救人员接到医院后诊断结果竟是深度酒精中毒,原来这名学生哥竟是在给同学庆祝生日时喝掉了大半瓶高度白酒后,醉醺醺地满街游荡,最后醉倒街头。记者调查了解到,佛山的未成年人中抽烟喝酒并不少见,而不少学生都是在打工等场合接触了社会,同时接触了烟酒。
_aYQ(FO 2T5ZbXc+x 高中生失恋借酒消愁
RPwSo.c4 K6oLSr+EAK 前日是开学前一天,在祖庙路附近的一家网吧,不少穿着校服的少年一边上网,一边【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着烟,网吧里烟雾缭绕。
39#>C~BOl 471}'3
一名高一男生表示,有一次他因为“失恋”,用啤酒把自己灌得大醉。另一名高一女生表示,自己平时会与同学朋友出入酒吧和KTV,喝过啤酒和白酒,最多的一次自己喝了4瓶啤酒。16岁男生阿贵很老练地告诉记者:“出去和朋友应酬都肯定要喝酒的啦。”他表示,自己第一次喝酒是12岁。
eH6cBX#P. 4G ?k31,k 16岁的女生小仪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出去做暑期工 ,被同事拉去喝酒。小仪说有的女同学周末去KTV或者酒吧喝酒,直至深夜两三点才回来。有女同学曾在醉酒后与人去开房,发生了性行为。
^`THV f
5Oh# 学生涉烟酒家长不抗拒
.+sIjd <LY+"
Y 记者在某中学校门口的小卖部看到,各种牌子的香烟摆放在店铺门口最明显的位置,而且是用开放式货架展示。
g;T`~
H#K|SSqY? 记者了解到,经常有学生来此购买香烟,老板说:“来买烟的学生多的是。”当被问及一般是多大的学生买烟最多,老板称:“不知道几年级,反正有人买就卖,管他多大。” 在惠景城附近的一些烟酒商店,记者也看到,店内没有任何不准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
TuL(
/ Dlp::U*N' 令人意外的是,对于未成年人喝酒,佛山的不少家长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我儿子已经上高中了,现在家里来了客人,我会允许他喝些啤酒或红酒。”住在南海的何先生这样说。
VXp
X#O t[Q\T0E 医院从业人员的尹女士有一个12岁的儿子,她告诉记者,饭桌上尽兴时,大人多不太介意大一点的小孩喝点酒,因为这有利于他日后走出社会参加“应酬”。这位家长竟然认为,酒量可以从小培养,但她坦承不能让孩子多喝酒,要控制好。
pm+[,u!i 4<|
]k?@ [调查]4.27%学生网络成瘾
"^`
AS"z' 62) F 调查显示,11.4%学生有长时间玩电子游戏行为,每天玩电子游戏时间在4小时以上,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长时间玩电子游戏比例呈上升趋势,高中生比初中生高,男生是女生的2.85倍。
=UN:IzT aoN[mV' 4.27%学生有网络成瘾行为。18.5%学生每天呆在网上超过2小时。住校中学生电子游戏成瘾性行为及每天上网2小时以上发生率低于非住校生,而赌博行为发生率则住校生高于非住校生。
ko$R%W&T E:AXnnGKO 21.0%学生参加过类似赌博的娱乐性活动,发生率以高中生最高,为25.2%。自感学习成绩较好学生中,8.5%有长时间玩电子游戏行为,3.1%有网络成瘾行为,19.4%参加过类似赌博的娱乐性活动。
?fGY,<c %BJ V$tO 自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16.1%有长时间玩电子游戏行为,6.7%有网络成瘾行为,23.6%参加过类似赌博的娱乐性活动。
2cL<` zQ~nS
聚焦
lCXo+|$?s %"D-1&%zY 小网虫
a9%#
J^! ja2LXM 网吧酣战六日六夜
*
-)aGL E
x<0@Oz 16岁少年服毒自尽
H`sV\'`!} :B
im`mHl “上网+睡觉”成为了不少中学生暑期最典型的生活方式。记者近日走访佛山多所中学学生,受访的数名“90后”的中学生日均上网时间都超过4个小时,其中最长的超过8小时。有两名高一男生表示,自己在暑假期间经常通宵上网。
=x>KA*O1 70@:!HI] 住校生通宵上网缓压
>Uz3F7nHi p)`JVq,H/B 小仪,16岁,在校学生,她说她经常一上网就忘了时间,所以通宵上网的情况时有发生。小仪说,她一度非常迷恋QQ聊天,与不少陌生人做过网友,“有些事不方便和身边的人说,但与陌生人聊天就很轻松,爱说什么都可以,反正说了他也不知道我是谁。” 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质,发泄自己情绪,是小仪迷恋网络聊天的重要原因。但是小仪也表示,自己也知道结交网友被骗的事情很多,因担心受骗,所以她没有与网友从网络到现实交往的经历。
1QThAFN B^Vb=* QRo 今年1月,16岁的阿伟瞒着家人在南海丹灶一网吧打游戏,连续酣战6日6夜后,用尽了身上钱财,最后喝下一瓶“除草剂” 自杀。阿伟11岁就开始学会上网,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整天沉迷网络游戏,最后发展到不肯继续读书的地步。弥留之际他告诉妈妈,连续上网6日6夜后,花光了身上的钱,他悔恨不已。
*:iFhKFU $P$OWp?b 沉迷网吧少女夜不归宿
pnWDsC~) W>.qGK|l 在祖庙路附近的网吧里记者发现,上网者一般都是看电影、打游戏以及网络聊天。中午1时多,网吧里的中学生都选择订盒饭解决午餐而不愿意离开网吧;在网吧一个卡座,一名看上去年纪很小的女生卧在沙发上睡觉,满脸疲惫。据悉,这名女孩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在这里上网,已经连续上网超过12个小时。
bTJ7RqL lq74Fz&( 记者在网吧观察一下,发现多数男生在玩网络游戏,大部分人玩的是枪战、打斗、赛车等刺激性游戏,虽然他们戴着耳机,但是仍然能隐约听到玩游戏时嘈杂的音效。
5^qI6
U k#
/_Zd 记者观察发现,普遍上网玩游戏的中学生都存在身体极端疲惫,但精神却处于亢奋状态的情况。
]'{<O3:7 \
7RP6o 专家分析
B|tP3< EyhQjsaT 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
!^w+<p u?!p[y6 中山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古南永副教授认为,西方国家对未成年人吸烟喝酒行为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我国社会对未成年人吸烟、喝酒行为还未形成明确的界定,究竟是允许模仿,还是定性犯法,需要有一个全社会的明确规划。
qSON3Iid :%R3(
& 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佛山执委会主任、佛山市网络文明领导小组成员王旭说,沉迷网络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比较内向,得不到父母、朋友、老师的承认,成绩不好,朋友不多,被人瞧不起,而网络的虚拟舞台却能令他们获得成就感,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WK-WA$7\ HghNI 目前父母对孩子沉迷上网的教育,大多以口头说教为主,但无休止的说教往往令已经成瘾或有此倾向的孩子反感,父母粗暴地拔网线更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网络成瘾影响学习,父母比较焦虑,采取了粗暴制止的手段,反而与孩子建立了对立关系,最后孩子逃进黑网吧,甚至离家出走,父母进一步失望,孩子更加只能把快乐寄托在网络上,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UA6uj <3'r&ks 有关研究显示,在孩子有网瘾的家庭,父母跟孩子的关系往往都是非常糟糕的。要有效引导孩子合理上网,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不能单纯的埋怨,而是应该换位思考,可以坐在孩子旁边陪他上网、打游戏,在合适的时机,心平气和地提出注意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的建议,孩子也会很懂事地接受的。
}JS?42CTaV >Py=H+d!j ,{$:Q}` fU,sn5zZ X=lOwPvP o}<}zTU )!'SSVaRs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