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核心提示:今年6月中旬,福州左海冒出不少外形像水母的不明物体。它们有着圆形的半透明果冻状身体,表皮布满如“眼睛”一样的小黑点,几十天内可以从馒头大小迅速长到重达几十公斤。“水怪”也引起央视关注,经过4个多月的培养和分析,“水怪”逐渐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pv~$
&%fy oE"!
_"%d9B 今年6月中旬,福州左海冒出不少外形像水母的不明物体。它们有着圆形的半透明果冻状身体,体内有红色的“血丝”,表皮布满如“眼睛”一样的小黑点,几十天内可以从馒头大小迅速长到重达几十公斤,捞上岸后变成胶水一样的东西。
4oT25VH NX@T
WBn% 本报对此事进行独家报道后,遂邀请专家实地取样调查,希望揭开“水怪”的身份之谜。左海“水怪”也引起市民的极大关注,央视也曾对此事进行连续报道。
RT)0I; ok-sm~ bp 昨天,记者联系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福建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后了解到,经过4个多月的培养和分析,左海“水怪”逐渐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cP$b>3O yIXM}i: “水怪”成分是什么 9H1R0iWW
>P>.j+o/
99.75%是水,干物质成分是一种未知的粗蛋白 ?j?{}Z (FH4\ 't) 7月中旬,央视记者和本报记者陪同省农科院专家,在左海对“水怪”进行现场取样,将部分样本送往北京的中科院微生物所。
F!|Z_6\tv: ^^jF*)DT@ 对样本进行分析后,专家发现“水怪”99.75%的成分是水,其他干物质成分是一种未知的粗蛋白。经过48小时培养,专家还惊奇地发现,“水怪”里的细菌数比左海湖水的细菌数足足多出147倍!
q0
`Vw% .Ky<9h.K 一专家表示,对“水怪”现场取样时,曾对左海水质进行化验,发现湖水的pH值高达8.6,“正常湖水pH值应该在7左右,一些工业废水的pH值也不过8,这里湖水明显偏碱,说明污染较严重,可能是有机物过多造成富营养化。”
WT'P[RU2 42Gr0+Mb 省农科院有关专家表示,“水怪”比湖水还“脏”许多,说明“水怪”对细菌有超强的吸附作用,“也许通过研究,我们能了解‘水怪’中哪些菌能分泌出‘消化’污染物的酶,然后将其用于治理污水。”
89`AF1 BG-uKJ
^ “水怪”怎么形成的 {KeHqM}e
#bsR L8@
三大类微生物的复合体,在自然界极其罕见 Q7"KgqpQ3
Ca@[]-_H “水怪”到底是什么东西?中科院微生物所、福建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专家,从它表皮上无数类似眼睛的小黑点上找到答案。专家认为,“眼睛”其实是一种真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的孢子囊,里面孕育了无数个孢子,条件合适就能把这些后代放出去重新生长繁衍。“水怪”体内果冻状胶状物是细菌,还有一部分丝状的可能是放线菌。
QMy;?, WE|L{ 专家表示,微生物分成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等八大类,而“水怪”则是细菌、真菌、放线菌三大类微生物形成的复合体,这在自然界中极其罕见,“目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小眼睛’周围已经形成了类似‘水怪’的胶状物,可以证明这点。”
fS1N(RZ1 bk2HAG 但令专家不解的是,在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后,至今仍没找到与“水怪”表皮上相同的真菌。
KbMgatI/ pF K[b
体内为何有“血丝” NvJu)gI%
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