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资最低的小学老师
g6*}&.& <4>6k7W =|G PSRQ ',Cc
L N %ZZ}TUI W .}0Cg2W h7Ma`w\- ?s
_q|d_ Q.8Jgel1 , n
EeI& 办学22年,15年来每月靠44块半的工资维持生活,也许他不是最优秀的民办教师,但他可能是工资最低的小学老师,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地教育部门的官员和老百姓见到他的时候,都亲切地称他为———
{fS/ZG"5<t >&$V"*] 山坳上的园丁
y[$e]N Cf10 ud 见到杨贤祥老师的时候,我很难将眼前这个皮肤黝黑、身材矮小、脚穿一双破旧解放鞋的男子和一位执教22年的民办老师联系起来,从他的穿着打扮来看,就是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黄都镇这个十分偏僻的小镇里,他也像极了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民,在后来的谈话中,我们逐渐了解到他很多不为外人知道的事情。
8p!PR^OM@ B)c.`cfr*\ 黄都镇万元村的五个村民小组,居住着苗族,土家族,仡佬族三个少数民族,人口近500人。地处偏僻,远离交通干线十余里,至今尚未通公路。每逢赶集,村民只好穿行于山中羊肠小道之间,走亲访友,行走于山梁之上。由于地区条件的制约,人均年纯收入不足800元,仅够糊口之资,文化极为落后,十年前村民大都只将子女送读小学毕业,偶尔出现一两个初高中生,便是难得。在上了年龄的人群中,文盲、半文盲居多,就是在这样一个交通落后、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地方,我们的主人公----杨贤祥老师却在这里坚持办学22年,从1993年到现在的15年间,他每个月只领到44块办的工资,在他教的1000余名学生当中,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已经考进了大专院校或者毕业,在新的天地里享受着幸福的人生,而杨贤祥老师却22年如一日在大山深处继续着他的光辉事业,在三尺讲台上谱写着无怨且无悔的人生。
+^"|FtKhE _mn4z+ 初中毕业,受命于恩师
&XZ>}^lD^ /Ia#udkNMp 1987年7月,杨贤祥老师在黄都完校初中部毕业后,当时只有17岁,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年事已高,身体不适,尽管杨贤祥老师以优异成绩考入务川中学,却未能继续就读,这给他后来的人生难免留下遗憾。就在这时,他初中时的语文老师,当时黄都完校校长王治轩老师找到了他:砖房小学缺教师,要他到该校任教。
]w')~yk [}VEDx 此时的砖房小学是什么样的学校?他作为当地人,是心知肚明的:一无校舍,只有靠租用农户的堂屋做教室;二是教师少,加上他本人才两名教师;三是班级多,有一到五年级;四是复式学校,一节课要上两个班级,科目多,课时多;五是学生少,全校只有13人。就这样他开始了人生角色的重大转变----由学生到老师,尤为艰难的是,由于该校近年来师资水平不高,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差,学生家长对教师不信任,大量的学生外出就读。若学校的教学状况再无改变,学生家长一旦失去信心,势必造成该校解散。
y%T'e(5Ed WM"I
r1 要教书就要教出个样子,要干事就要干出个名堂。思索再三之后,十七岁的他迈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一干至今已有22年。
bZKK'd$I TQ>1u 刻苦教学、成绩显著
1ITa6vjS ,
0])] 他仔细分析了前任教师的教学方法,他多方面针求学生家长的意见,他虚心地向母校老师以及周边学校的教师请教,得出一个结论:要留得住学生,学校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而要留得住学生,就必须稳得住学生家长的心;要稳得住学生家长的心,就必须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除依靠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外还必须转变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
(yZ^Y'0 3)`}#` T 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他参加了由当地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函学习培训;为了借鉴外地外校先进经验,便于教学,他订了多种教育类刊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勤奋学习,可以弥补自身不足。这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在教学方面,他一改前任的教学方法,除认真备课,仔细授课,按时批改作业外,还每月一次家访,让学生家长及时知道子女在校读书情况,同时自己也及时掌握了学生在家情况,便于教学。正是由于此,杨贤祥老师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学生家长的信任,教学成绩也呈直线上升,学生巩固率得以逐步提高。至19***全乡统考时,成绩居中偏上,学生人数达49人;1990年全乡统考,二、三、四、五年级数学科总评第一名,五年级语数双科总评达70分以上。这在偏远山区学校,实属难得。
$w65/ !!P)r1=g 1991年至1995年,五个年度统考中,一至六年级均获得较为理想成绩,其中有四科获全镇总评第一名。在1995年小学升初中考试中,六年级语文、数学双科夺冠,升学率达100%;年底学生人数增加到65人。但由于受租房教学的限制,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在外校就读。可喜的是,他的努力,他的成功,不仅得到当地群众的赞同,同时还得到黄都镇中心学校,黄都镇教办的认可。到1997年,学生人数增加到73人,同年因教学成绩显著,被黄都镇教办评为先进工作者,并颁发荣誉证书。
muY4:F.C( rA_e3L@v#[ 2004年全镇统考,二、三、四、五年级语文总评第一名,六年级升学考试取得理想成绩。今年8月,黄都镇人民政府因他多年来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成绩显著,再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并颁发荣誉证书。
{0[qERj"z 3c
^_IuW- 修建新校、竭尽全力
)v'DQAL
rv\<Q-uQ8 1998年春,黄都镇人民政府根据尖山群众的反映及村支部,村委会的要求,在对尖山周围五个组实地考查后,决定修建砖房小学,以解决当地学生就地入学问题、老师租房教学问题,进而减轻当地群众的负担,并明确杨贤祥老师为该校负责人、基建负责人。建校采取群众集资、投劳,政府投资方式。
k3e
$0`Q <7)@Jds\ 作为学校负责人的他,白天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课余还要肩负集资,组织村民投劳之责。经多方测算,要修建一栋具有4间教室的教学楼,农户需要集资至少陆仟元,投劳贰仟捌佰个。投劳方面具体量化为:(一)平整场地(含建筑场地,体育课用场地)并负责挖基壕;(二)需要从10里外搬运水泥24吨,钢材3吨;需要从2里外放炮取石并搬运90方,砸砂并搬运150方;(三)封顶打板由地方群众投劳。而且,投劳是在无报酬的情况下进行。
kgA')] W;o\}irep 这在交通方便,经济较为发达的平坝公路沿线,也许集资、投劳不算什么困难,但对于不通公路,经济、文化、思想落后的高山地区针对农户具体开展工作,其艰难程度是可以想像的。五个村民组中,他已经记不清与村组干部一道开了多少晚上的会。迎难而上是其本色,肩挑背磨也要把学校建成。就是在这样一股意志,这样一种毅力支配下,困难一个一个地克服,矛盾一步一步地消化。无论是集资,还是投劳,自己、父母、弟兄首先带头,亲戚随后跟上,群众在其感召下,投劳得以落实,集资尽管有尾欠,为了能够按期动工,他卖掉了耕牛,垫交学校主管部门。
Nc]]e+N#V `4$" mO>+ 从春季动工,到1998年8月底交付使用,其间7个多月时间里,他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忙自己的事,除了教学,就是基建。这就是杨贤祥老师。
2'/ ip@ ty"k 资助失学儿童,无私奉献爱心
jaDZPX-yS Y pp>7J/ 在学校周围五个村民组中,群众评价砖房小学时,谈得最多的可以说是杨贤祥老师。这不是因为他在砖房教书的时间长,也不是他教学认真负责,更不是因为他在该校教书才促成学校新建,从而结束该校无正规教学场地教学的历史。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他不仅具有一个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更可贵的是他有一颗一般人缺少的同情心和爱心。
J\Sewg9 6>KDK<5NQ 1991年小学毕业的余治强同学在谈到杨贤祥老师时便热泪盈眶。1988年春,正值读三年级的余治强同学的父亲因病去逝,对于家庭本身就困难的学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家中7口人,祖母70多岁,母亲50余岁却又患病,姊妹行头中偏又数他为长,眼看将要失学。此时,杨贤祥老师找到他,并明确告诉他读书问题不要担心,书学费学校全免,生活困难问题由地方向政府反映解决。就这样,他读完了小学。后来他才知道,从三年级起以后的书学费全部是由杨贤祥老师替他交的。
Ye,E7A*L 4sG^bZ, 1997年毕业的余朋、钱洪强同学也有同样的感受。两个同学都是父亲去逝,不同的是前者的母亲脚残,后者的母亲聋哑。他们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书学费都是由杨贤祥老师赞助的。
\=nY&Ml ]xFd_OHdb 以上三位同学,从家庭的角度来说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都过早的失去了父爱,失去了童年的欢笑,在贫困交加的童年生活中难免不留下一丝阴影;但他们却又是幸运的,在他们最需要关心,最需要支持的时候,他们的老师用爱心向他们发出了呼唤。
6@nE cr #2n>J'} 采访手记
?}O\'Fa8 UoBu0Rx 到记者采访时止,我们了解到,砖房小学由原来的一到六年级改成一到三年级,学生只有20人,我当时笑着对杨老师说,学生少了,教学就轻松了,可是他却显得面色凝重,看见很多学生读完小学三年级就不得不到几公里之外的镇上读书,每天上山下山就要两个多小时,很多学生不得不在凌晨5点过钟就起床,他心理感到十分难受。“山里的娃娃读书太辛苦了,外面的老师又请不进来,学生少了,教学轻松了,可思想负担比以前更重了。”和当地的农户交谈时,他们却提到了一个意外的话题,“高山地区教师的待遇太低了,应该给他们加工资,象我们学校的杨老师每月才44.55元----”我想,类似杨贤祥老师这样的教师能听到这样的话语,他们是应该感到欣慰的。因为这是学生家长的声音,这是农民最纯朴,最真诚的反映。
\N!k)6\ fv}h;?C 由于体制和某些政策方面的因素制约,杨贤祥老师至今还是“编外人员”,连起码的民办教师都不是。他只是由镇教办聘用的临时教师。每想到这里,不由得你不感慨!22年来,他先后陪了5个教师执教于砖房小学,其他教师均因该校地区条件差,待遇太低而离去,而他却在这所山坳上的小学里生了根,发了芽,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y62Wo6m) {@({po 或许,在务川,在贵州,乃至全国,象这样的教师还有,还多。但作为一个社会,作为一个部门,作为我们的各级政府,应该替这样的教师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