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社论”不是明显救市信号
0
“这应该不是一个救市信号。”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表示,通过社论的方式救市基本都在上个世纪,如今已经很罕见了,管理层也比以往更强调“买者自负”的原则。 v<c@bDZ> {3{cU#\QA 新华社昨发4700字长文——《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 2N$yn Yl!~w:O!o 基本面:经济总体看好,股市完全可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s#*T(pY 38Bh9>c3 当前经济运行依然总体向好,经济增速虽可能会有所放缓,但渐趋稳定。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佐证着上述判断:“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处于一个更加可持续的速度,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NHjZ`=Js ~KF>Jow?Y 新华社观点:缓减速,软着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形势比预料的要好”。在这一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bQFMg41*w7 vq&u19iP 暴跌原因:“大小非”解禁是重要原因 .*zWm //_aIp 在最近一段股市的持续下跌中,“大小非”解禁被认为是重要致因。市场人士则认为,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冲击、“热钱”恶意投机、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放缓等也是造成此次暴跌的原因。 bO2s'!x quEP" 新华社观点:在股指的暴涨暴跌之间,在承受来自“大小非”解禁压力的同时,证券市场的更多弊端和不成熟也暴露出来。 L 2k?Pl C+=8?u< 首先是中国股市尚未彻底抹去“政策市”的阴影;其次,资本约束机制并未真正形成,市场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产品创新相对不足也制约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迟迟未能推出,也显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步伐的迟滞;第四,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回报股东的机制尚待建立。 vOl<
eub2[, 另外,目前中国股市的参与主体还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盲从、投机和短期逐利性。 |JD"iP: 4$^\s5 K 股民后市应对: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
|q:p^;x tUPdq 0%t[ 新华社观点:如同太阳有升有落、潮水有进有退一样,证券市场也是有抑有扬,有跌有涨。没有只涨不跌、只跌不涨的股市,这是由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x'p+&n\ !QTfQ69Y0 经过过去几个月的持续深幅调整,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已经大幅回落,中国证券市场的估值水平正在向成熟市场逐步靠拢。 vm
y?8E6+ _R 6+bB$ 经历风雨考验的中国证券市场,必将昂首走向国际成熟市场。 E"l/r4*f@ 8r46Wr7Q 首席记者 周凯 71GyMtX #-*#? - 晨报讯 昨日20时19分,新华社发表了4700字的长文——《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在这篇长文中,新华社强调“在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4Uxq{.K ,fa' 除强调上述观点外,长文还指出,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复杂局势下,如何客观、真实地认识和理解股市,显得尤为必要,“我们不能只对股市成长的希望盲目乐观,或者,只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一味指责。唯有客观、理性、真实地认识股市的现状,把握股市的发展规律,才能促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6pCQP
c*A =KctAR; 对新华社发表的这篇长文,晨报第一时间连线两位专家。专家基本否定了该文是一个救市信号。 ,4&?`Q I}S~,4 “不排除为组合拳做铺垫” fd<a%nSD d}2$J1` “这应该不是一个救市信号。”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表示,通过社论的方式救市基本都在上个世纪,如今已经很罕见了,管理层也比以往更强调“买者自负”的原则。“如果这篇文章里没有涉及将要出台的重大措施,就不应视为明显的救市信号。” ?Dr K2;q lPywrTG0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的观点与之接近。“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篇文章是为了未来组合拳做的铺垫。但更大的可能是,管理层已经意识到简单的口头干预市场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反而容易给市场造成依赖政策的惯性。” :4V8Iz 71 'q_^28rK “证明管理层重视制度完善” (-:lO{@FsC D;bHX 新华社长文究竟要表达什么具体意图?孙立坚注意到文章中一句话:“中国股市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 1"4Pan &=-Z
NWNo 孙立坚认为,上述说法证明管理层愈发意识到制度完善的重要性,股市要成熟必须经历痛苦的制度建设过程。 %gb4(~E+N } qf=5v “历史证明,忽略股市的‘内功’,仅依靠外力的救市措施,往往是不长久的,稍有风吹雨打就会跌回去。”孙立坚说。 $yA>j (k4 ^DWvzfj 李华芳也强调,针对“南航权证”等暴露出的制度性缺陷进行完善,才是管理层真正应该重视的领域。 ]?#E5(V@x N#Y|MfLc “社论救市”已遭监管层辟谣 c :{#H9 g]V_)
} 其实,管理层“社论救市”的传言此前已被辟过一次谣。 :
47bf<w|Y 1YrIcovi- 上月中旬,一条消息在坊间悄然流传:“有关方面即将出重大救市社论!接近办公厅的人士同时证实,周一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通知已经发出,一份由证监会起草的社论性文章也已经打印出清样,题目为‘中国股市将迎来历史性的转折’,该社论全文2500多字。” oXxY$x*R1 d}Y\;'2, 中国证监会相关人士随即表示,证监会并没有起草什么社论。后来的调查也发现,所谓的“社论”大部分文字系2005年某论坛网友灌水内容。 'Cv>V"X: ` 8NJxtT~0c~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前有关“社论”几乎都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其中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后,上证指数从5月17日的最低1047点涨到1756点,涨幅超过70%。 (本文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 o
N\IQ7oI \pVmSac, &O:IRR7p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