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特警”上岗
i?}>.$j
+&v\
/ 7k8n@39? 按机器人“肚脐”就可以报警 记者陈昱州/摄
wz(K*FP
F@W*\3) PXYE;*d( 彩龙中国网12月27日报道 黑色头盔,白色盔甲,胸前两个大字:警察!肚脐上还有颗红色按钮,上书着英文单词“CALL”,当你在街头遭遇侵害或发生意外情况时,只要按下这个红色按钮,派出所视频值班室就可以直接接到报警。
a:!uORQby APBK9ky 走近一看,这警察的头盔里竟只有一只“眼睛”,怎么是个“独眼龙”呢?——可别小看了这只“眼睛”,据说它可以毫不费力地看清几公里外的车牌号码。昨日下午,当这个“怪物”出现在昆明市福德村时,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
RIy\u> Q+[ .Y& 昨天,这名西南地区首名“智能特警”开始在福德村正式“上班”。从此以后,它将24小时坚守岗位,日夜保护所有村民的安全。
.Ao0;:;(2- _n O.- 市民:最时尚的报警方式
BSUPS+@+ EQ
>t[ &
“就这么个机器人,它是怎么报警的呢?”昨天下午,“智能特警”刚在福德村“站稳脚跟”,围观群众就请现场民警进行了一次演示。
M}FWBs'*| 05e>\}{0 “您好,福德派出所视频监控室,有事请讲。”民警应要求按下“智能特警”肚脐上的按钮,出声孔里立刻就传来了清晰的声音。
@z,*K_AKr ;)/@Xx “太神奇了,太方便了!”人群里发出阵阵惊叹。之后,民警又现场模拟报案,在得到派出所答复后不到两分钟,出警车就来到了报案现场。
p8>%Mflf U6j/BJT" 这下,围观群众更显激动了,“以前报警都是拨打110,或者到派出所直接找民警,现在,只需要在路边这么轻轻一按,就可以迅速直接地找到警察,效率肯定更高了。”市民李女士认为,用“智能特警”报警,无疑是眼下“最新颖、最时尚的报警方式”。
{U @3yB \ aKd5@ “从报警到民警抵达现场,整个过程还不到两分钟,真是太方便了,它让我们很有安全感!”王先生提倡所有市民都应来福德村参观一下这个新奇的“智能特警”,但大家可千万别去乱按它的肚脐。
W'$kZ/%[ \9m*(_Q
f “应该把它做得再威猛、再高大些,让市民有更可靠的感觉!”张先生似乎对眼前这个身高1米6左右的“智能特警”的外形方面还不够满意。
z1j|E
: L]-w;ll- 首例:将在官渡区推广
@p!Q1-] =
X
>,A “‘智能特警’亮相街头,这在云南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属首例。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让所有市民都能感受到它全天候尽心尽职的守护。”据官渡公安分局信息管理大队大队长陆登介绍,“智能特警”是由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和云南省电信有限公司昆明市分公司自主开发的一种全新的视频监控报警产品。
!D:k!
H!eh
J$[ 陆登介绍,“智能特警”的学名是公共区域视频监控与报警联动装置。顾名思义,就是安置在广场、车站、商场、街道、体育场馆、公众集会场所及其他人流量大或治安状况较为复杂,需重点治理的场所,起到应急报警与视频监控双重作用的一种安全防范装置。
,x#ztdvr McP.9v}H0_ 智能特警的应用特点是以其醒目的外形提醒、吸引人们的注意,实现在紧急情况下的视音频报警及日常监控。紧急报警时,报警人与派出所监控中心或110报警中心通过双向语音系统进行对讲。报警信息、图像信息同时传送到派出所监控中心或110报警平台,公安机关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报警人及现场的音像资料或调用录像进行研判,有助于案件的处理和侦破;还可以通过现场实时图像进行警情鉴别,避免了大量误报警信息直接涌入110报警平台,造成公安资源的极大浪费。
>{&A%b
4JF >;lKLGJrd> 数字
oXal gA:TL{X0 官渡24小时锁定违法行为
rw u3Nb 3E|;r
_;
8 现在,在官渡公安分局110报警指挥中心或是派出所监控室,工作人员只要轻点电脑鼠标,视频监控摄像头推近拉远灵活自如,数公里外监控范围的情况一目了然。无论是停放还是行驶中的汽车车牌号码,还是某个角落的局部,都可以放大追寻、任意抓拍,并立刻锁定图像信息。系统24小时全天候运行,监控员也保持“24小时紧盯监控”的防控态势,将违法犯罪嫌疑人的一举一动纳入视线范围。
K8Zt:yP ;h=S7M9
. 3000万投资安装800电子眼
PdE>@0X?M |rPAC![= 据了解,官渡区人民政府、官渡公安分局和云南省电信有限公司昆明市分公司于2007年8月23日签订了投资3000万安装800个电子眼的合作协议。由电信公司投资项目建设和维护网络,公安机关以支付月租的形式拥有监控系统的使用权。科学解决了建设资金缺乏和长期维护技术人力等矛盾和问题,公安机关放下包袱、放手发展科技强警的战略,实现了精确打击和严密防范,从而达到政府、企业和社会三赢的局面。
SGf9U^ds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