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经济学家预期2007下半年A股创新高
0
经济增长从过快到过热的担忧正在呈现。在本期“CBN2007年中经济学家调研”中,超八成受访学者预期全年GDP增速在10%~11%之间,其余则预期将超过11%,没有人预测增速会回落到10%以下。与此同时,CPI全年增长超过3%几成共识,更是有近两成学者认为会超过3.5%。基于这种判断,有55.8%的学者认为当前经济增长偏快,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gT22!
1D sgU6" 在宏观调控的工具中,预期年内会加息的学者比例超过了90%,其中多数预期会加息一次,幅度为27个基点。在汇率层面,鉴于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幅已经高达2.6%,有接近一半的学者预期全年升值幅度会超过5%,这个比例是2006年四次调研以来最高的一次。 $
z)r(N$ al.~[T-O+ 关于股市,有九成学者预期年内会创出新高,其中有两成认为上证指数会突破5000点。 3.Oc8(N^} <b~KR8 1 全年GDP增速超10%成共识 h/j+b.| sk.<|-(o 对于今年中国GDP的增长率,没有经济学家选择10%以下的选项。这或许是本次调研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SxdH%agM |[7xTD 根据统计,有83.7%的学者认为今年GDP增长率在10%~11%之间,另有16.3%预测增长率在11%之上。 *tC]Z&5 :
n4
? 2007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高达11.1%,这超出了几乎当时所有政府智囊和市场研究的预测。大多数的机构在2006年底均将2007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在了10%以下。 ?6P
P_QY k4FxdX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会议上,委员们认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 SQ9s WLma)L`L 七成预期全年投资增速超24% 9
,=7Uh#7 NguJ[ 73.8%的学者认为,全年投资水平增速将小幅高于2006年全年增速24%的水平,但将不会高于2005年27%的增幅。认为增速低于24%的有23.8%,还有2.4%认为会超过27%。 (iXo\y`z QqA~y$'ut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7%,4、5月份继续高增长。“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是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表现。日前召开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会议也表示,要继续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下大力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显然,这一思路将主导下半年的宏观调控。 ^Qt4}V= u=JI 1 但也有学者表达了不同的声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员巴曙松认为,当前贸易顺差过大,显示储蓄剩余而且内需不足,需要适当放松对投资的管制。 z|;7;TwA dh#4/Wa, 消费高增长源自股市财富 2"*7HS \$n?J(N 2007年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中,最让市场惊讶的莫过于消费的增长。今年前5月,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幅度高达15.2%,为历史最好水平,一改近两年徘徊的13%左右的增幅。追问这种消费增长是否可持续,首先要明确今年以来消费高增长的原因。 mf^=tZ i/N4uq}'A< 根据调查,有38.1%的经济学家认为,消费高增长的原因是中国股市高涨的财富效应造成的,基于此,股市高涨时消费会高增长,但股市泡沫破灭会带来相反的财富效应。 _h",,"p#o g.ty#Z=: 有28.6%学者认为消费高增长是源自教育、医疗等基础性改革,因此其具有长期性。另外有7.1%认为前5月消费增长是偶然因素造成的,消费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 +YVnA?r? Yq-N
k:H| 还有多位专家开列了消费高增长的其他原因,比如居民收入增长,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就业的增加,对未来的信心等原因。 gDU~hv #05#@v8.f 全年顺差将超2000亿美元 n>T1KC% x2(!r3a 55.8%的学者预期今年贸易顺差将在2000亿美元以上。 TO7%TW{L @.T(\Dq^ 人民币对美元今年累计升值幅度已经接近3%,但这并没有阻碍贸易顺差的持续高增长。前6个月贸易顺差扩大至1125.3亿美元,已经占到了去年全年1774.7亿美元顺差的三分之二。 ,iY/\
U'' ?kEcYD 还有27.9%的学者预测全年贸易顺差在17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之间,另有16.3%的学者预期顺差在1700亿美元以下。 !VUxy ]V\qX+K 调查中,有78.6%的学者认为出口增长水平会延续2006年的高增长水平,有21.4%认为美国经济放缓会影响中国出口增长水平,但回落幅度可控。 }YH@T]O} `!rH0]vy 九成多认为全年CPI超3% bU9B2'%E I?nj_ as 全年CPI超过3%似乎已是板上钉钉之事。有76.7%的学者预期在3%~3.5%之间,更有18.6%预期将超过3.5%。而预期在3%以下的学者仅有4.7%。 {KYbsD qfE>N?/ 今年前5个月CPI增长2.9%,但3、4、5三个月CPI涨幅均在3%以上,5月份更是高达3.4%。6月下旬,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年会间隙时就曾表示,通货膨胀数据可能进一步走高,并因此称不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 ;`Eie2y{M + Bk"
khH 居民存款依然呈现实际的负利率状况,央行今年已经两次加息,而利息税的减征乃至取消也已在市场的广泛预期之中。 `KBgVhS> OoL
#8R 此外还有学者对通货膨胀问题表达了担忧。安邦咨询首席分析师贺军称,中国经济目前最大隐忧是通货膨胀问题,恶性通胀的压力不能排除;调控政策应以通胀为主要目标。在影响价格的因素中,粮食价格又是最值得关注的。 P[6@1 {-;lcO D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称,经济过热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很可能会抬头,因此宏观调控应该以反通货膨胀、防范资产价格泡沫为目标。 t>p!qKrE'J y1z<{'2x 2 过半学者认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Cg[]y1Ne *vqlY[2Ax 4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本周全国人大财经委会议也认为,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 G?e"A0, q|,cMPS3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55.8%的学者认为,当前经济增长偏快,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有44.2%的学者认为,年初至今已经采取了货币政策多种紧缩措施,后续调控力度可适度保持。 W!|A3V35\: eV$pza 今年以来,已采取的具体财政、货币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领域两次加息,五次提高准备金率,三次发行定向票据;信贷领域,银监会、央行还收紧了“双高”企业贷款;财税领域的下调、取消部分出口退税,乃至加征出口税等等。 vX|ZPn# $K1 /^ 而进入下半年,利息税的减征、取消,特别国债的发行,乃至继续提高利率,都是市场预期之内的紧缩政策。 {a-bew ov>Rvy 过半学者预期年内还加息一次 a'=C/ s+ 6yEYX'_ 56.1%的学者预期年内还会加息1次,幅度为27个基点,另有29.3%的学者预期会加息2次,各27个点,甚至还有7.3%预期会加息2次以上。这样,预期年内还会加息的学者总数达到了92.7%,这显示出经济学家对继续加息的态度基本一致。与此同时,有7.3%预期年内不会再次加息。 ~Vq<nkWS PI@/jh 在今年5月18日加息时,央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调整了0.27%,但一年期贷款利率仅调整了0.18%,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大于贷款利率。而在2006年4月的一次加息时,央行只是上调了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保持不动。不对称加息形式得到了反转。 !pY=\vK; cz<8Kb/XV 在预期今年还将继续加息的学者中,有52.5%建议应对利率进行对称调整,也就是存贷款利率调整幅度一致,同时有42.5%建议存款利率调幅大于贷款利率调幅,也有5%建议存款利率调幅小于贷款利率调幅。 dXR70/ Qwl=/<p1 一般认为,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大于贷款利率,是基于严重的储蓄负利率形势,而贷款利率调整幅度高于存款,是出于控制信贷增长的目的。 )vVt{g C;7?T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