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前股灾中学习大国崛起的智慧
0
从当前股灾中学习大国崛起的智慧 aZ`_W| c<t3y7 一场小型的股市危机(股灾)已经发生 X6"^:)&1M 6XxG1]84 从当前中国股市运行的情况可知,在过去数天中,一场股灾已经发生。假如政府“看得见的手”不出手的话,市场崩溃还将继续进行,股市的中期调整无可避免,而股市危机可能引发的各种危机将导致发展良好、前景良好的全中国马上进入一个“中期调整”期。 Xxsnpb> DJ2]NA$Q* 在6月4日的博客文章中,我谈到,这一天是继 “5·30”股市大跌后又一个让股民吐血的日子。这一天,股指在开盘稍有抬头后,即行跳水,上午还有一些交易量,显示出多空搏击。然而,到了下午,大多数的股票几乎只有卖盘,根本没有买盘,是股市中最悲惨的有价无市、无量下行的现象。当天沪市大盘狂跌幅度高达8.26%,沪市四天内跌去的市值高达22000亿人民币,仅“6·4”一天跌去的市值达到一半。 "}~i7NBB ~m;MM)_V 截止到笔者撰文的“6·5”的上午,沪指跌幅度高达5.66%,四天半已跌去872点,跌幅深达20%。如果从股市的下跌结构看,散户们所集中持有的非指数成分股股票跌得更惨,许多散户的股票是连续五个跌停板,即市值跌去了41%,基本上回到了2600点的位置,即在这个点位上进场的许多人已经陷入亏损的境地。 7)6Yfa]I% Pk?%PB?Z 国际上通常的说法是,大盘跌20%已被定义为牛转熊,所以目前实际上是进入了熊市阶段(时间多长暂不确定)。与此同时,国际上还确定股市在短时间里下跌三分之一就是崩盘。据此,中国的散户们事实上已经经历了一次鲜血淋漓、终生难忘的崩盘了!过去几天,事实上中国刚刚经历一次小型的股市危机(或者广义上的金融危机)。 g:3'x/a1 36A.h,~ 至此,很清楚,近期多头趋势已经完全逆转,股市真的是溃不成军了,牛市已经活活被人调控成了一个大熊市,“全民炒股”中的全国股民也已经变成了全国性的灾民,其损失远胜过长江洪灾和中国的历次旱灾。许多人一辈子的积蓄正在涣然冰释。 _=^hnv i,b7Ft:F& 这恐怕是除了磨刀霍霍正热身等待进场喋血的QFII们外,国内的任何一方都不情愿看到的情景,但它居然闪电般地真实地发生了。 vaCdfO
& ?`*-QG} 让我们撇开股灾及其损失,并且暂时不去管中国的百姓因此而遭受的伤痛,而来对这次的股市突变进行一些分析,从中学到东西,并为中国崛起的未来找出镜鉴。 E["t Ccg eYX_V6c 信心崩溃导致市场崩溃:当前中国股灾的原因分析 j6d"8oH
_ 2WECQl=r 截止到昨天夜晚,还有许多朋友在打听这样或那样的消息,尤其是打听政府的政策意愿和动态。呵呵,这些朋友朋友们眼睛向上,紧盯政府是没有错的。因为中国股市仍然是个政策市,所以,了解政策动向至关重要。政策就是钱,股市中长期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投资股市要“听党的话,跟政府走”。然而,在非正常的时期,当市场对政府的信心早已丧失时,政府实际上早已失控了,市场的形势将由市场自身来主导,而过去的几天中市场正在上演的是一出信心崩溃后的股市自毁。 WQmiG=Dw^ A=[f>8 当市场对政府的信心丧失后,政府的话就再也不会有人信了,即便在证券报上发几篇文章,但如果没有重大利好从而显示出诚意,则不仅于事无济,而且还会加剧市场的失望与信心的崩溃外。“6·4”这一天以比“5·30”更加剧的急跌的事实就是明证。 88=FPEU 2?7hUaHX 笔者一再强调,现代资本市场是超越会计概念的生存与运行方式,心理因素常常决定资金运作,从而引发非理性的上涨下落。这一次的牛市完全是由于信心引发,同时又由于信心的崩溃引发股市崩溃。其情其景,完全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缩小版。 Oi&w_
Z0 HNUR6H&Fta 对于金融危机的研究,学者们一开始定位于宏观经济面的问题(也被称为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后来的经济学家们的研究集中于关注微观层面尤其是公司的道德风险,即危机的发生可能与许多公司不道德行为有关,尤其是与大量银行资金或企业资金的违规入市有关,这被称之为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然而,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如金融危机中的香港和新加坡)的宏观经济面相当良好,在华裔经济学家刘遵义的计量研究中,两地的综合得分几乎都是满分,微观面也不错,然而,这两个好学生在危机中同样未能幸免。因此很显然,金融危机有着更加深刻的因素,于是人们提出了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它强调的是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强调的是人们的心理崩溃导致的市场崩溃,与经济面和微观面甚至没有任何关系。 ez:o9)N4 M |kDys 很显然,过去几天内中国的股灾正是因为信心丧失导致的一场小规模股市危机。理由再简单不过,当前的崩盘与宏观经济面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中国经济在宏观层面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当前的股灾或许与微观层面企业或个人的道德风险可能有一些关系,因为有些资金可能违规入市的,一旦股市下跌,它会立即抽回。再加上证监会要查违规资金。但到目前为止,银行资金严禁违规入市,因此这显然也不是主要原因。 Dt'e<d Is #cF8)GC 真正重要的,是与信心的丧失有关。这一轮的暴跌,源于印花税。对于印花税的政策效果,笔者曾不客气地指出,关键不是政策本身,而是政策出台的方式,即偷袭及失信所导致的恐怖最大化效果。市场开始相信政府决意要***股市,要不择手段的***股市,而在中国,几千年的专制传统已经养成了人们对政府的习惯性服从以及习惯性恐怖,这大大放大的政策的负面效果。 x4A~MuGU ^F0jI5j ). 事实上,反思这一轮的牛市行情的形成,不仅是因为中国经济好,也是中国人信心日益增长。人们对市场的信心不仅来自于大好的中国经济,也来自于对政策的信心,即股权分置改革后人们对政府决心发展资本市场,改革资本市场即努力消除政策市的恶劣影响,不会再随意干预市场,而是让资本市场彻底走向真正的市场化等行为的信心,还来自于对本届政府以及新的领导人上台以来致力于“以人为本”、作风亲和、工作方式细腻成熟等领导魅力的信心。可惜的是,由于政策不慎,在5·30”这一天将这一切都大大地毁坏了。一夜之间,人们对政府股市市场化方向的信心动摇了,人们对本届政府“亲民爱民”的形象也产生了某种动摇,人们感觉到的是一个决意要不择手段砸盘的生硬政府的形象(这可能并非政府真实的形象,而是印花税出台带给市场大多数投资者尤其是个体投资者的放大印象)。可以说本届政府的三年多来的亲民努力,大量卓越的工作不料因某一个错误的政策出台而遭受重创。 tsC|R~wW
~zC fan/ 印花税的恐怖性偷袭首先是让占市场三分之二的散户们心惊胆战,并且让股民顿时变成灾民。然而,机构在起初时颇为得意,看着散户的房子着火,想着前段散户带来的压力,他们感到快意,于是站在一旁嘲笑散户,窃喜基金重仓股跌得较少甚至还在涨。然而,事实证明,以会计眼光看股市的年轻基金经理们笑得太早。他们多数没有精研过亚洲金融危机,这一点很正常。令人奇怪的是,他们中居然有人忘了股市是一个市场,与产品经济完全不同,散户们的房子是和他们的房子连在一起的,当市场的三分之二信心全失,谁来给他们抬骄子?当散户的房子着火了,他们的房子岂有不着之理? 5*
za] Wq&c,H 有一个故事,两人在森林中碰到一头熊。其中一个赶快跑,另外一个就跟他说,难道你还能跑过熊。这个人就说,我不需要跑过熊,我只要跑过你就行。 /2V',0 r9'H7J 呵呵。我们知道,过于四个交易日的情况就是如此。开始是散户跑,散户跑了私募开始跑,私募跑了之后,公募当然也不愿做最后一个被熊咬着的倒霉蛋,于是指数股在“6·4”也开始轰隆隆地大跌。我们看到了股市中所有的房子全都一齐熊熊燃烧起来的奇特景象。 /,%o<Ql9 I[IQFka} 需要总结的教训以及中国正在面对的新的经济战争 rL/7wa R:m=HS_ 接下来呢,会怎样呢?故事当然没有完。在《印花税的出招精明而不高明》一文中,我说,“失信容易建信难”。股市的信心从2001年至2005年花了五年时间才最终形成,而现在毁于一旦,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想恢复市场的信心,让股指停跌反弹,并非很容易。许多人在讨论抄底,可是你看看大盘的技术图形,底在那里? :>ST)Y@]w x&b-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