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VS“粤系文明” :\1rQT , `[Z`SUk` OUlxeo/ 名词解释: K)9j
je ***--是国际的约定俗成的英语缩写,至于具体代表词义,就要诸位自行查证了。
>%n8W>^^4 fw:7Q7
qo 粤系文明--指在中国大陆广东省及周边交界地区范围内,在其原有的区域文化的基础上,独立发展成的自成一格的语言体系、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整个过程是伴随于近代海权思想的兴起、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加深,粤籍移民广泛的海外分布,以及邻近的港澳地区所带来的西方文明(尤其是英美文化)的思想渗融,最终在中国大陆众多的地方文化支系中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一种超越国别范围的文明支系。
e-%7
F]e '
FPcAW^8 =A0"0D{\ 引子:“推普废粤”的来龙去脉 E !Oz|q :>tF_6 Q
QsVIHA 据引述,“推普废粤”的事件起源于2010年7月初广州市政协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中,市政协委员“纪可光”提出,为了创造更好地语言环境,更好地为亚运会期间不讲广东话的观光游客服务,建议市政府把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或《新闻频道》改为普通话播音,或者在黄金时段用普通话播音。这建议一出,立即引发社会各界市民的指责,并在广州和香港掀起了一股捍卫粤语的热潮,而“纪可光”本人似乎也成为众之的,海内外为之关注。
.*RB~c
t d5w_[=9U 广州市政府层面所酝酿的这一政策,自然而然地也就引发了广州市民于2010年7月25日在市中心江南西路段“力撑粤语”的大型集会,以表达其文化自由权利和尊重本土语言的诉求。下图为当时集会的现场图片:
4hsPbUx9 [0% yJH z&C{8aQ' :c~9>GCE& |aI|yq) Njy9 JX eEW roF RQj`9F zx\.2<K ;e#>n!<u eHVdZ'%x 面对汹涌的民意和海内外指责,广州市政府立即于三日后的7月28日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欧阳永晟直指“推普废粤”是根本不存在的伪命题。并强调:广州市委市政府将继续不遗余力地保护包括粤语、粤剧在内的岭南文化,粤语依然坚挺。”并重申:“广州依法依规、于情于理都不会搞所谓的‘推普废粤’”。以下是其政府网页的相关信息截图:
2p$n*|T&c $n=W2WJ6f u|_LR5S!j RR[)UQ
i$`|Y* x"(7t3xK 争议:“推普废粤”的法理依据 >Jm-2W5J ~&wXXVK3 在分析“推普废粤”的法理依据前,不妨先分析目前广州的媒介用语情况。具體見下表:
jGk7=}nw cwH,l$ MAuM)8_P/| v?Z'[l 可見,当前广州地区的主要电视台的媒介用语是最大限度地兼顾了母语是普通话和粤语的观众的要求,且用语比例上亦已是偏重普语的情况。基本上各个电视台都有着自己面对的观众群体,正所谓“各有所好,各有所需”,市场定位相当具兼容性。
|Q5H9<* cOzg/~\1 首先,从情理角度来说,“广州市政协”的理由:“亚运期为不讲广东话的观光旅客服务”是基本上不成立的了。因为“广州市政协”没有考虑到那些不讲广东话的“亚运”观光旅客中,同时也包含印度人、日本人、韩国人以及其中其他国籍人士,按此推理,是否应设立日语、中东语、印度等媒介播放时段呢?!
]uBT & &
_Cxv8 此外,广州当前的媒介用语的比重是极具市场化效应的,并最大限度地顾及了母语为非粤语的人士,因此若要在粤语为主的广州台加大普语时段比重,那为体现公平和对等,是否也应该来以普语为主的南方台和广东台加大粤语的相应时段呢?!这点,政协的提案却并无提及。
>QYh}Z-/% g>6:CG" iyA*JCD 其次,从法规角度来说,“广州市政协”的提案从一开始违背了“自由和平等”的普世价值观和法治精神,因为“推广普通话”的提法,本质就是人为刻意推动某种语言而***另一种语言。
T$gkq>!j<E G*)s%2c>h 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里面就提到:“捍卫文化的多样性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有权利用自己选择的语言,特别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思想,进行创作和传播自己的作品。”
W9
n^T+2 u~#%P&3_W Nf=C?`L 从普世价值观的来衡量,任何一种语言就和社会成员一样,都是生而平等的,没有所谓优劣的区别,任何人都没有任何权利去左右和决定一种语言的发展,而言语的发展应该是顺应社会的发展,产生或消亡都是自然而然地进行的,不应有任何人的刻意行径。
L/qZ ; { 更重要的是,其提案也是对中国《宪法》中提及的“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侵犯,它一开始就不具普适性和合法性。
]h #WkcXQ $?H]S]#|}. 2.StG(Y! =1gDjF9| 发展:“历史选择”还是“政策导向” Q9`s_4 Nhjle@J< 诚然,一种语言的发展与传播往往与其文化体系的先进性相挂钩的,这正如英语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主流和普遍使用的语言一样,其背后的基石就是英美文明的不断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的引领和贡献,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时至今日,相信不会有人依然认为英语仅仅只是某一国的语言,更不会认为英语是小圈子的语种。
L\QQjI{
::p-9F 那么粤语(英语中拥有独立的语种单词,即Cantonese),作为中国大陆中唯一被国际社会认可的“方言”,早已超出了“方言”的传统定义,其使用范围亦早已超出一国的地域,并在海外华人中拥有极高的使用频率,同时也是中国大陆体系内除普通话(Mandarin)外,唯一被联合国定义为语言的独立语种。
IL!BPFG w EG F:xl 对于一国而言,存在多种地方语言是相当正常的现象,而语言之间并不存在“零和博弈”的竞争状况,而是可以并存发展的。退一步而言,即使存在竞争,其发展路向也完全是可以立足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由社会公民自由进行取舍。例如当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考虑到便利性,他们可以选择一种共同的、具普遍性的语言进行交流,但也依然保持其自身认可的母语和文化。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自然而然所产生的需要和选择结果,其间的过程就是由“历史选择”。
0^J*+ K&j'c 与之对立的就是刻意为之的“政策导向”,因为政策由人所制订,其背后就是制订人的取向,这种“政策导向”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利益性,至于由此导致的后果往往却是难以想象的。(
与之相仿的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它从一开始就不应从政策层面来决定公民的生育权,即使要达到有效控制人口数量这个目标,其调节的准则往往可以通过诸如教育支出、资源分配、宗亲观念改革等社会化的环境来决定,最后再由父母衡量后,自行取舍。这种标准相信更加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 ~ GNyE*t/Y f2uZK!:m Zr\2BOcc.l 竞争:“***领先”还是“提升落后” cj$,ob&DX 5|yZEwq 印象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人同时种植竹子,相互间比拼,看谁种的竹子长得又高又壮。不久,强弱高下已初见分晓。落后的那个人所种的竹子自然比较矮。他要扭转败局,可供选择的只有两种方案:一是改进种植技术,勤恳施肥灌溉,提升竹子长速,从而扭转局面,赢得比赛。二是稍费一点功夫,把对手的竹子砍短,使之永远也不会超过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赢家。
这两种方案,前者是利己不损人的积极做法,它有利于正面事物的孕育和发展;后者则是损人不利己的消极行径----自身的竹子并无成长的改善,只是令对方的竹子不能健康成长,它衍生出的只有消极和破坏。 ! a86iHU zSEr4^Dk4 与上面的寓言相对应,粤语其实就是上面提及的那根茁壮成长的竹子。
|C~Sr#6)7 Rb
{+Ki 粤语的发展是伴随粤系文化圈的不断发展而壮大的,某些人说“粤语已经频临边缘化,应该被普语取代之”。这种说法要么是不负责任,要么就是别有用心。实际情况与之恰恰相反,随着广东地区与国际社会的频繁交往,以及与“一衣带水”的港澳地区(同属于粤系文化圈)的文化互动,其文化体系也不断地成长,除了保持原有的地方文化色彩外,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元素,逐渐从地域性的文化升华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非国别性质的文明。
cNdu.c[@ {&u Rd?( 在这里,“粤系文化”升华为“粤系文明”的关键点就是香港元素的引入和催化,而“文化”和“文明”的区别就是通过不断国际文化交流和碰撞,最终衍生和重塑造出一种与原有传统主流思想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社会观和文化观,在这些价值观念体系作用下,衍生出了有助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物质和精神财富。
0
w^jls 613/K`o 准确来说,“粤系文明”的诞生,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价值观念与文化体系的“先进与落后”、“竞争与取替”的话题了。
TAXd,z N n(Qj||: 中国大陆具有多元化的“地方文化体系”,而环顾其中较具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效应的则不外乎如下三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文化体系;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文化体系;以广州和香港为中心的广府文化体系。以下路线图则是三种文化体系的简要概述:
cYsR
0# D*|(
p6v1& _Mlhumt 分析至此,相信对于这次政府提案中所涉及的“推普废粤”的背后根源也会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其最终可以概括为:“语言本无罪,也无优劣之别,但是背后所代表的社会价值观、文化观和发展观却有着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尤其以是否适合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作为共同的衡量标准的时候,高下立见。这,或许也就引致了相关利益集团的躁动了。”
5r'=O2AZX .=?Sz*3
6!*K/2:O 结果:“自毁长城”还是“开天辟地” fW(; |d5ggf.w 在近代,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国社会丧失了几次足以促进自我发展、开辟新天地的历史契机。当然,回望过去,这些拐点的错过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历史的偶然。但是无论如何,只有吸取教训,才能积累经验;只有勇于反思,才能有所成就,这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和民族。
ZQ@3P7T ;F|jG}M" 对于此次“推普废粤”的歧视性提案,虽然***已出面予以澄清和解释,但其背后潜藏的取向却为社会大众敲响了警钟。正如当前已被弱化和同化的沪语一样,其先辈所遗留下来的吴语特色和文化遗产无疑遭受到了极大损失。倘若民众没有意识到语言遗产的宝贵,没有意识到语言背后那份价值观念和文化体系,并奋起保卫每个人与生俱来所拥有的文化平等、用语自由的权利,那粤语无疑将会成为第二个“沪语”,这对华人社会等同于“自毁长城”。
B<A:_'g cvxIp#FbW 相反,倘若粤语在社会公众的捍卫下得以留存和继续向前发展,那这种“跨国方言”背后所代表的“粤系文明”将最有可能成为带领中国社会开辟新的天地、开辟百多年来我们先辈们所孜孜梦想、不倦追求的社会发展新局面......“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zE:
fLo RvWFF^, . [ 此贴被kingdomlhz在2010-08-04 02:0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