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y& 何光元展示自己粗糙得像树木一样的手。
X5tx(}j $3=S\jyfK bn%4s[CVb4 ▲何光元在山坡上筑了一个土窑。
`k6ZAOQtX }n( ?| 烧炭工艺几乎与唐代一样 山林保护和开发使卖炭翁将成历史
!T#EkMM r])V6 ^U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这首诗将一个烧木炭老人的形象定格在了人们脑海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唐代兴盛的烧炭业。
#\8"d VTa% 近日,本报记者在湖北采访时得知,卖炭翁这个古老的职业延续了数千年之后,在当地依然存在。但随着当地山林保护力度的加大和新一轮资本的“上山下乡”运动,传统的卖炭翁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c}pzBFd c`@";+|r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湖北大山之中,探秘当地最后一代卖炭翁的生活。
b]gVZ- D&{CC 文、图 本报记者何涛
hXh nJ /Nkxb& 《卖炭翁》这首诗里的主人翁生活在唐代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上。现代卖炭翁早已远离都城,隐身于更偏僻的山区。
b_X&>^4Dkl .1+I8qj 隐身于更偏僻的山区
Ms#rvn!J :,ucJ| 55岁的何光元是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镇小漆园村的一名农民,也是一位现代社会的卖炭翁。小漆园村地处高寒山区,属湖北省级重点扶贫地区。
suS[P?4 nb.|^O? 4月4日中午时分,本报记者驱车前往小漆园村。一路上景色宜人,沿途散落着不少景点。快到小漆园村时,望见远处的山坡上冒出一股白烟,随行的当地农民阿豆用手指着冒烟处称,那就是烧炭的地方。 ”
wF9L<<&B $^_6,uBM[ 出炭时“脸烤得受不了”
M1icj~Jr jV[;e15+ 何光元在山坡上筑了一个土窑。土窑的选址按照就近取材的原则。筑一个土窑非常迅速,“5个人用了一天,花了400元的工钱”。筑窑是个技术活。如果窑筑得不好,很可能会塌窑,或出现烧不透或烧成灰的情况。
!QpOrg |R2
p^!m 站在窑前,何光元讲述了土窑的结构,除了一个装柴门和一个出炭门外,窑的顶部从左到右分别有三个眼:分别为扯火眼、包眼和落后眼。点火后,在3 个火眼的作用下,窑内堆放的柴木会反复烧遍。这种烧炭工艺与古代一样。
l,*5*1lM #jh5% @ 每天早上8时,何光元从家里出发,走了一个小时山路来到土窑前开始劳作。
>=4(' uM\5GK 早上9时开始装杂木入窑。土窑仅有1.5米高,何光元从一个直径只有40厘米的窑口里钻进去,弯着腰坐在窑里把一根根杂木摆好。
/xSFW7d1 2qot(Zs1i 点火需要一个半小时。一窑炭烧制的时间约为24小时,第二天中午11时出炭。其间,他还到附近山上去砍杂木,并背到窑前。
I~;w Q wX5q=I 出炭时,何光元用一个头部带着铁钩的竹竿把烧得通红的木炭一根根拉出来。窑内的温度非常高,每次都会“脸被烤得受不了”。
58d[>0Xa[g B Dp")[l 被拉出来的炭被立即放到沙堆里掩埋,直到冷却后再刨出来。
S:XsO9:{ (g*j+i 传统烧炭业面临消亡
fwvwmZW %E5b}E# 何光元说,他从10多岁就跟着师傅学烧炭。最开始他是给大集体烧窑。当时每个生产队里有两三个窑, 村里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烧炭翁。但现在村里烧炭的农民已经寥寥无几了。传统的烧炭业在当地面临着消亡的境地。
'#XT[\ zE<Iv\Q 何光元烧制的木炭主要是卖给当地人取暖,但由于越来越多人开始用电来取暖,导致炭卖不起价钱。“100斤150元。”
@mJ~?d95v 7{]dh+) 目前,小漆园村的山林大多被开发,紧邻土窑的山坡上已种满茶树。烧炭已经变得无处可烧了。清明节过后,全村里仅剩下何光元的一个土窑还在烧炭。烧了几十年炭的他也许到了退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