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桥确定不拆 明年2月大修工期1年半 QQ新闻
0
主桥维修加固,引桥拆除重建,边桥整饰,恢复主桥3车道通行能力,预计2013年8月底完工 ZM#=`k9 2/P"7A=< ■新快报记者 于杨 实习生 沈骁/文 le)DgIT>= w?vVVA ■新快报记者 宁彪/图 c{#yx_)V& \0;(VLN'U 今年78岁高龄的海珠桥浑身伤病已多时,对于如何处理这座承载着广州沧桑记忆的老桥,争辩声音一直没有停过。是加固维修?还是原址拆除重建?甚至是在旁边建新桥,将海珠桥保留做文物? n`Z"rwKmNw gT+Bhr 根据昨天下午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工作方案,海珠桥维修加固将在保留1950年修复桥型基本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对主桥进行维修加固,引桥拆除重建,边桥进行整饰,恢复主桥3车道通行能力,维修计划在2012年2月底前动工,预计工期18个月,2013年8月底完工。 ]
f>]n WKM)*@#, 为何要修? j`*N,*ha S0/usC[r 桥梁钢材老化 主桥已不合格 $P
o} k_|^ kdWJ 海珠桥作为广州第一座跨江桥梁,建成于1933年,先后经历了两次战争洗礼,重建于1950年,迄今已有78年历史,它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兴衰、变迁与发展,也承载了几代广州市民的历史情结,更为广州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朽贡献。 o5o^TW{ w FtN+ 但2006年,一封来自英国的传真,似乎提出了海珠桥“转型”的重要理由:钢材大限已至,安全已有隐患。这家当年提供建桥钢材的英国企业在传真中说明,海珠桥虽然年龄是70多岁,但其建桥钢材已到了100年“大寿”,进入钢铁材料的疲劳期,如继续使用,应进行疲劳强度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加固。 p0p4Xh1e yqOuX>m 1c 2011年,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检测表明主桥已变为四类桥(不合格),主引桥为三类桥。目前,海珠桥仍在正常通行,但全桥状态不容乐观,全面维修加固已迫在眉睫。 mg:!4O$K 5~
' Ie<Y_ 怎么维修? yBed kj 34|a\b} 恢复大桥原貌 满足行车观光
4-Z()F H4-qB Z' 对于海珠桥维修的实施,建设单位曾组织制订了多个比选方案,包括选址新建过江隧道和新建跨江桥梁、原址维修加固和原址拆除重建等等。 E4.SF|=x F51.N{' 经过多方面征询意见和专家评审,比较集中意见最后有两种,一种是原址重建,一种是原址维修加固。 R>@uY(>dJ f7de'^t9 两种意见各有利弊,对工期、交通影响、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因素都需衡量比较,因此市政府的相关决策也非常谨慎,提交常务会议研究讨论,最后形成决议,按照原址维修加固的方案组织实施。 neF]=uCWnT bF}V4"d,B3 根据审议通过的工作方案,海珠桥维修加固将在保留1950年修复桥型基本风貌的基础上进行,达到既恢复历史原貌,同时又满足机动车通行和行人观光的需求。 #_
C I3S9Us-\ 主要工程内容有六个方面:一是保留主桥桥面以上仍可继续使用的结构材质,对桥面以下锈蚀严重的结构进行更换,拆除1995年增建的索塔;二是借鉴上海、天津等城市的成功经验,选取最合适的主桥维修施工工法;三是拆除临时支撑,重建主引桥;四是对1975年增建的两翼人行桥进行适当的整饰后继续保留使用;五是组织实施海珠桥维修禁行期间的交通疏解方案,最大限度地降低维修工程带来的交通影响;六是聘请国内知名钢结构及桥梁专家作为兼职技术顾问,及时解决桥梁维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并利于严控工程投资。 ~:Uwg+]j 8[%Ao/m 有何影响? .S\&L-{ ?/*~;fM 两岸交通受限 车流就近分流 U!w1AY| rEZ8eeB[3 海珠桥维修工期方面,由于还需要进行招投标、方案细化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因此有关部门的初步计划是力争在2012年2月底前动工,预定工期18个月。 7EhN u@5- N)8HR9[! 早在几个月前,市建委首次公布海珠桥大修方案时,曾预计动工时间是今年10月,但后来因方案一直未通过市府常务会议审议,工期只能相对后延到明年2月份。 +A_J1iJ< oT95^y\9 海珠桥北接起义路,南连江南大道北,是南北跨江交通要道,由于施工时间长,且施工时海珠桥将封闭,大修期间的交通疏解也是核心问题之一。 n}-3o]ku 7B9 `<{!h 目前交通疏解方案还未最终确定,但在市建委第一次公布海珠桥大修方案的讨论会上,有关部门曾透露过基本的想法:过江交通车流主要就近分流到解放桥和江湾桥;珠江两岸滨江路、沿江路尽量不封路,除了在施工初期在海珠桥底搭建施工平台阶段可能要封航道之外,之后尽量不封航道。虽然不封航对珠江游船的影响并不大,但遗憾的是,海珠桥封闭维修时,珠江夜游的旅客将无法再一睹海珠桥的夜景了。 &sVvWNO#2 lb'Cl 3H 海珠桥的那些争议 "%2xR[NF ~vdkFc(8B 大修VS重建 2 -!L _W( ]1-z!B 4K 通过测算,海珠桥大修比拆掉重建更省钱。据了解,由于重建会牵涉到过江电缆迁改问题,单此一项可能就要多花两亿元,且上个月海珠桥进行的桥墩检测显示,桥墩仍可正常承重,无需拆除,因此市建委组织的专家团建议,大修比重建更合适。也有网友表示,海珠桥有着太多广州人的回忆,保持原桥状况,大修大补既实际又不会伤害感情。 h( QYxI,| wRNroQ 然而“重建派”认为,虽然海珠桥承载着广州的历史记忆,但是年迈的海珠桥毕竟成了一座不合格桥梁,即使大修,它也可能随时会成为“不定时炸弹”。“拆了重建才是唯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秉承这一理念,认为如果旧桥大修,有一次就会有两次、三次……这样花的钱会像一个无底洞,还不一定安全。维修期间,市民出行的不方便也是一大需要解决的问题。 CDy^UQb $WQq?1.9 历史文物VS交通要道 Eu<1Bse; X*oMFQgP 有市民认为,海珠桥在很多广州人眼里,早已不仅仅是一座桥这么简单。它是这座城市的纪念碑,承载者广州的历史。它曾经在战火中被炸毁,又在废墟中涅槃,“自行车大军”曾在这里轰轰烈烈地前行、一代又一代的广州人在这里来来往往……“海珠桥是其他任何新建桥无可取代的,早就应该当做文物被保护起来了。”有市民希望,海珠桥应该像历史文物建筑一样,定期维护,甚至有人建议,将海珠桥改为步行桥——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只做观光用。 `ejUs]SR y?
(2U6c 但另一方面,有些市民认为,把海珠桥当历史文物的做法似乎并不现实。“桥就是桥,最大的功能就是交通,海珠桥改步行桥,只会让附近更加塞车。”有网友分析,邻近的解放桥不能有效承接多余车流,这还会导致已经日渐式微的海珠广场、“河南”婚纱街南华西一带更加衰落。 bBxw#_3A?E g\oSG) 海珠桥大事记 3#kitmV 7Ob*Yv=[ ●1929年12月1日,海珠桥动工修建,1933年建成,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大桥。 _+f+`]iM OU DcY@x~ ●1938年,海珠桥被日军炸弹震坏了中孔开合机械。 M<?Q4a'Q 2h30\/xkU ●1949年,国民党军队败退前炸毁海珠桥。 ^>4o$} f,i5iSYf ●1950年3月25日,市政府开始重建海珠桥,六个月后海珠桥修复完成并通车。
Zc&&[g Q'B6^%:<~ ●1974年,海珠桥动工扩建,在原桥两侧加宽各11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 )4Q?aMm 7[v%GoE ●1995年至1996年,海珠桥在原桥上进行加固、维修。 H/F+X?t$0
ug 7o>PX ●2006年至2008年,市政园林局以“海珠桥主引桥大修工程施工”为项目进行三次公开招标,因种种原因全部流产。有关单位只能通过货车禁行、其他车辆限速等方式为大桥减负。 /x@RNdKv e59dVFug.U ●2009年,海珠桥引桥进行了近年来较大规模的一次维护,用钢板加固了引桥并重新铺设了上桥步梯。 }w-wSkl1 m@Ev~~; ●2011年2月,海珠桥南北向主引桥拆除重建工程预备实施,广州市环保局网站挂出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V#r7a ^S)TO}e ●2011年6月3日至6日,海珠桥再次封桥进行桥梁安全检测。 I~eSZ?$s# r4_eTr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