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首提中韩海峡通道 d`/tE?Gw HWVtop/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许云飞向记者讲述了中韩海底隧道项目的出炉过程。“这一设想最早是我们提出的,但韩方比我们更积极主动。”他透露说,1992年自己便提出了发展中韩交通的想法,不过当时提出的概念是中韩海峡通道。 %zOh Y!T
%cTK)a 2004年,在中韩一次双边会议上,许云飞向韩国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引起了韩方的关注,韩国方面逐渐形成了中韩海底隧道的方案。 bl'z<S,
' 25&J7\P* 李明博政府高度重视 ~D |5u\D- s|NjT
许云飞告诉记者,2007年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参加当年的韩国总统选举,她就明确把建设中韩铁路轮渡项目写入了她的竞选纲领。 t&(PN%icD %DQhM ,c@ 按照许云飞最初的设想,中韩海峡通道的第一步是建设铁路轮渡,第二步才是海峡隧道,因为在他看来铁路轮渡的项目成本只有铁路隧道的三十二分之一。 8zBWIi c-Pw]Ju 李明博上任后更积极,他提出直接建设铁路轮渡。 T]?n)L,2 &wB\ ~Ie- 京畿道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赵应来,同时也是中韩海底隧道项目的总负责人,他向记者透露了韩方的初步蓝图。目前该海底隧道共有4条备选路线,分别是:仁川至中国威海(341公里)、华城至威海(373公里)、平泽至威海(386公里),再加上以南北关系取得改善为前提的朝鲜瓮津至威海(221公里)。不难发现,4条线的中方起点全部是威海,具体而言,是威海下辖的荣成市。因为荣成作为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与朝鲜半岛距离最短。 ]]"jw
{W}A =ID
2 韩方还提出,在水深较浅的韩国和中国沿岸各建造一个人工岛,用桥梁连接陆地,在中部开凿海底隧道。此外,在海底隧道的中间再建造一个规模较大的人工岛,将其开发成旅游胜地。 -> J_ ~ WsDM{1c 韩日海底隧道政 治风险大 j6g[N4xr -<_Ww\%8M 赵应来介绍说,连接日本和韩国的韩日海底隧道已进行了接近20年的讨论,但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展。由于韩日历史问题尚未得到彻底清算,韩国国内还存在强烈的反日情绪,有时这一矛盾还会激化,这增加了韩日海底隧道项目潜在的风险。 a<h1\ `H7 |qoKO:B4-[ 经济效益 +z$pg k}#;Uy=5 高铁4小时 首尔到北京 kMsnW}Nu ,<Q~b%(3 赵应来和他领导的课题小组详细计算了韩中海底隧道将产生的经济效益,他们认为该工程将创造对韩国116万亿韩元(1026亿美元)、对中国150.5万亿韩元(1333亿美元)、对日本8.6万亿韩元(76亿美元),合计275.1万亿韩元(2436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将对机械和金属矿产方面创造99.9万亿韩元(883亿美元)的附加效益。 U`]T~9I 5IbJ 赵应来告诉记者,即便是选择最长的一条隧道,经济效益也会比建筑费用多出两倍以上。 >[1W:KQA &V)6!,rb 赵应来描绘的前景颇为动人。当韩中海底隧道建成,釜山至博多的日韩海底隧道开通后,东北亚地区便会被跨海高速铁路网所覆盖。 -$,%f? oY=q4D 高铁的地面时速达到400公里、海底段时速达到200公里,首尔至威海段全长434公里,耗时仅1小时57分钟;首尔至北京全长1366公里,耗时仅4 小时26分钟;首尔至上海全长1800公里,耗时仅5小时31分钟。有望形成将韩国首尔地区和中国北京、上海地区融合在一起的巨大经济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