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愛財,須取之有道,才會用之有道 李怡
0
香港仇商仇富情緒,胡錦濤破格會見李嘉誠,蓋茨和畢菲特本月底將在北京舉行「慈善中國行」,這三樁近事似不關連,但筆者試以李嘉誠上月在長和業績會上說的一句話,透視這三事的聯繫及意義。 i/nA(%_ 李嘉誠被問及會否增加捐款力度時,說到他對財富的理念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亦用之有道。他主要談增加慈善捐款的「用之有道」。但市民更關心香港富商的愛財,是否「取之有道」。 `e
t0i. 「道」的含意是甚麼?它可以解作「道路」之道,也可以解作方法,如「門道」、「生財有道」。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則典出《論語》,因此應以孔子的「道」來解釋。孔子的「道」包括三要點:一是仁義,二是忠恕,三是中庸。又以「仁」為核心。子曰:「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意思是:富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若不是以仁義之道得來,君子是不接受的。因此,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是生財有道之道,而是仁義之道。 Qwn/
, 但在中國長期的專制時代,專權【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掌控社會資源,無論從事工商業或農業,都要依靠【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權力才能發家致富。社會沒有形成一個給所有人機會平等的機制。西方資本主義興起,民主政體取代專權【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並形成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自由、法治、民主的體制。這種體制以【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權力的公有制(即經過全民投票授權),來保障了財產的私有制,造就了機會平等之下的自由市場的競爭。這樣的體制就使從商者有了人人機會平等的愛財之道。
;zD1#dD 伊利諾大學經濟學教授 Deirdre N. MeClosKey 幾年前出過一本書,提到在機會平等的西方社會,市場經濟是以美德為基礎,並能在從商者身上催生七種美德,包括:審慎──營商者須計算成本,因為進行的是交易而不是搶掠;節制──商人要經常抵制欺騙客戶的誘惑;公正──長期經營有盈利的生意,必須以公正、誠實的買賣獲取利潤;勇氣──敢於採取新觀念、新嘗試進入市場,不懼變化;愛──愛護員工、商業夥伴、顧客;信念──相信守法的、以正當手段獲利的商業行為是可以成功的;希望──相信未來美好與進步,有信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s-Km/ 以守法的正道從商所催生的美德,使西方不少成功商人都有關愛社會與人類的心,而且樂意捐出自己的財富去幫助全世界貧困的人。蓋茨和畢菲特發起捐獻一半身家計劃,在西方獲廣泛響應,他們財產所以會「用之有道(道德)」,是因為他們「取之有道(道德)」。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