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尾盘跳水会不会打乱反弹节奏? - 淘金客 08年07月10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一串紅
闲人
级别: 荣誉会员

多谢发贴的人[19340]

 尾盘跳水会不会打乱反弹节奏? - 淘金客 08年07月10日

0
大盘今天呈现非常剧烈的振荡走势,早上在外围股市大跌影响下向下大幅跳空低开,随后多头轮番启动石化双雄、水泥板块、地产板块,午后大盘最高上摸至2952点。但是尾盘在农业板块疯狂杀跌拖累下,大盘走势急转直下,短短半小时反而以下跌45点收盘。那么,大盘今天尾盘为何会疯狂跳水呢?尾盘跳水会不会打乱主力反弹节奏? (\,mA-%E  
/Y%) Y  
v )4 kS  
  一、短线获利盘杀跌出局,成为大盘尾市跳水直接导火线 l,-smK69  
  自大盘从2566点见底以来,以xxx和农业板块为首的题材股,率先拉开反弹序幕。其中xxx板块龙头北京旅游,农业板块龙头隆平高科,均采取逼空方式上涨,短时间内出现翻番行情。而xxx和农业板块其他个股也普遍涨幅不少。淘金客在上周五收盘后指出,xxx板块属于纯概念性炒作,上涨到高位后纯粹为博傻游戏,要高度警惕短线见顶。事实上,不管是北京旅游还是国旅联合,中报均出现业绩大幅下滑。而龙头股利空对xxx板块打击是致命的。 ,HYz-sK.  
  从本周一开始,xxx板块主力就一直在盘面大规模出货。农业板块虽然滞后xxx见顶,但是最近国际商品期货出现农产品大幅下跌走势,其实也已经间接危及该板块运行。今天尾盘隆平高科的疯狂跳水,终于将农业板块调整的面纱撕下。由于xxx、农业板块乃近期题材股炒作代表,一旦这二个板块先后倒下,对市场人气打击是巨大的。虽然基金从昨天开始启动金融、地产板块,试图切换市场热点,但是由于金融、地产板块宏观不确定性较多,市场跟风并不踊跃,人气基础尚未牢靠。而当题材股出现疯狂杀跌走势时,短线获利盘首先想到的便是落袋为安。可以说,获利回吐是今天尾盘杀跌的直接诱因。 <iv9Mg}  
'xvV;bi  
H\ 8.T:>  
  二、前期套牢盘平仓,加重尾盘跳空恐慌气氛 Fu!:8Wp!(  
  在早上文章中,淘金客指出,大盘今天运行的强阻力区为2940点和2960点之间的狭窄区域,而今天的支撑位在2860点附近。事实上,大盘今天早上最低探至2862点便止跌反弹,然后一路振荡上行,午后最高已经上摸至2952点。就大盘这二天走势而言,今天已经完全进入前期阻力区上轨位置。由于2940 点附近不但是前期阻力颈线位,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套牢筹码阻力区,加之30日线又回落到该点位附近,可以说2940点到2960点这狭窄的区域,成为多头本轮反弹中最难啃的骨头。从今天上午盘面走势看,多头似乎有意继续强攻。但是,就在大盘攻至2952点即将见到光明时,便在农业板块疯狂杀跌拖累下,功败垂成。由于大盘今天冲击2960点未果,市场后市很可能会展开顺势洗盘走势,以清洗短线获利盘和前期套牢盘。 Q(E$;@   
J6rXb ui$  
z35n3q  
  三、尾盘跳水会否打乱主力原来运作方式? E+UOuf*(  
  从以前大盘走势看,主力似乎准备采取的连续逼空上涨方式。这从xxx、农业、地产等热门板块所采取的连续逼空上涨方式中也可以看出。由于xxx前时间非常紧迫,8月大小非又将迎来解禁高潮,因此从盘面看,主力似乎很希望采取连续逼空方式,来完成3300点之前的反弹行情。但是,在今天尾盘农业板块大幅跳水拖累下,地产板块也被迫放弃继续上攻动作。由于游资主力突然背后放水,基金主力希望承接市场逐渐高涨的人气,采取连续逼空上涨的反弹意图,将面临较大考验。如果明天不能止跌企稳,30日线将形成反压,那么后市将会出现二次探底走势。当然,淘金客在前二天的文章已经分析过,即使大盘出现二次探底走势(二次探底底部将比2566点高很多),也属于正常的技术走势,不值得什么惊慌。相反,如果大盘果真出现二次探底走势,那将给前期踏空资金绝好的低吸机会,大盘后市反弹走势也将更稳健



顶端 Posted: 2008-07-11 00:19 | [楼 主]
spica
Os quiero para siempre.
级别: 论坛版主

多谢发贴的人[3191]

 Re:尾盘跳水会不会打乱反弹节奏?

NASDAQ, DJI今日升返.
歡迎光臨我的店鋪: http://shop57054641.taobao.com/
顶端 Posted: 2008-07-11 04:35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



Total 0.022621(s) query 6, Time now is:02-26 02:45,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
Powered by v6.3.2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