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MP; t=Oq<r 8月10日,浙江大学6000名新生在紫金港校区报到,入学后他们马上开始为期21天的军训。
E
ASnh /#00'(oD aBC5?V*e% QATRrIj{e Bc8&-eZ, =NY;#Jjn RiTL(Yx PSJj$bt;<+ KkUK" Vc /NQrE#pb 还在他们踏进高校之前,首批“9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和“80后”、“70后”的大学生有什么不同?他们是否真的是强调自我、缺乏责任心、理想信念的一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批大学新生思维更活跃,想法更独立。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希望人们不要硬生生地给他们贴上“另类”的标签。
]$g07 7o ,N
GHv?.N AGFA;X $+80V{J# :u7BCV|yr H8YwMhE7 Fn5BWV 5M=U*BI
开学第一件事装空调
#]dm/WzY Y*BmBRN M+:5gMB' w>B}w X2V+cre fnX[R2KZ “还记得到学校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记者问浙江大学人文基地班08级的新生赵怡和她同寝室的4个女生,她们全是1990年出生的。
;Ci:d* 43k'96[2d qIJc\
,' Mst%]@TG “装空调!”4个女生几乎异口同声,然后立即反问:“夏天这么热,没空调怎么活啊?”
0f5 ag& WHx#;
Zv}F?4T~: ! \s}A7 这种情况在今年的新生中非常普遍。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学生宿舍,阳台上满眼都是空调室外机的影子,而这样的景象在往年并不多见。在紫金港校区学生宿舍丹阳6幢,朝南的60间宿舍里,有51间都装上了空调。
b"$?(Y )M<+?R$]; `i.fm1I] |-ZML~2S=h “往年也有新生会在开学初装空调,但没有今年这么多。90年代出生的他们,生活条件普遍比以前好,成为‘草莓一族’也是难免。”浙大竺可桢学院辅导员沈律明这样评价他接触的第一届“90后”新生。他口中的“草莓一族”,曾经是专属于“80后”的代名词,如今越来越频繁地被用到了“90后”的身上。“草莓很漂亮,但很娇贵,不能磕也不能碰。”沈律明说。
pJFn
8&!J =bh: U90y _jX,1+M waMV6w)< J%"5?)[z S
}`f& >\K=)/W2 fBh" 入学装备高达上万元
/}1|'?P %1T
KgNf <6;M\:Y*T !y$##PZ s=)W bYLYJ`hH<R 小静是宁波诺丁汉大学金融财务专业的新生。虽然家就在杭州,但报到时,她的“行头”还是多得有些夸张:两个旅行箱、三个旅行袋,其他还有大包小包一大堆。
9gA@D%0 /{l_tiE7 d_(>:|oh 9U; “IBM的手提、三星MP4、佳能数码相机、DHC净白修复套装、香奈儿No19香水……”翻开大包,里面的高档货多得让人吃惊。
P]m{\K 1M`>;fjYa “女孩子从十六七岁就应该开始保养,我读高中时就开始用这些东西了。”小静说,“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找工作面试什么的,机会才会更多啊。”
u)h
{"pP }eSy]r[J Xj]9/?B? !F s$W “手提、相机什么的,她的同学也都带了,我想这些东西现在也不算太稀奇了吧。”小静爸爸大致算了一下,新学期为女儿准备的新行头,花费大约超过2万元。
p[&Jl &FmT
T8"l ,]\cf mD>
J,E 而这样的装备在“90后”新生中非常普遍,一个新生进校时的装备花费,就差不多要1万元了。
jy0aKSn8 vFHeGq70j f~l pa7 &L0Ii)Ns “爱花钱、会花钱,才更有动力去赚钱。”“90后”新生的消费观、理财观也很独特,他们认为,花父母的钱是理所应当,但花自己赚的钱更安心。
$MvKwQ/
B tznms' R<1%Gdz ~I N g9| “读大学了还跟父母要钱,好像有点丢脸。”小顾是浙江工商大学08级的新生,还没开学,他就和朋友一起在淘宝上开了家服装店,“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赚一千多元。”
Ag T)J 6v{&, q [
[_>DM Uy=
yA “上学后我会考虑去做点兼职,尽量花自己赚的钱,这样心里会更舒坦,也会让自己慢慢独立。”浙江工业大学的何花同学这样告诉记者。
DCa[?|Y ta.Lq8/ [3=Y 9P: %wl:>9] +D
@B eQu m~;.kc Zl%)#=kO aVHID{Gf Z 还没开学就和同学混熟了
0X99D2c ir}*E=* prM)t8SE =M:Po0?0E 5G6 P p7[ tMd
SdJ8 还没开学,一些“90后”新生已经在网上互相打得火热了。“08东方财经学院”,是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08级新生建的一个QQ群,虽然群里聊的都是一些琐碎事,但不少“90后”新生在这里找到了“组织”。
>l-u{([B <9H3d7% 6VQQI9 S7j(4@ “填完高考志愿后,我第一件事就上网找学校的信息,这个群是我无意中发现的。”“若离”(网名)是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08级英语系的新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她正式成为了这个群的一员。几十天下来,“若离”已经跟准同学们混得很熟了。
B}NJs,'FJ p".wqg*W CUTjRWQ XU<owk “以前听说大学里的同学都各管各的,但我已经在群里认识很多新朋友了,有同专业的,也有外系的。”“若离”说,学校规定大一新生不能带电脑,所以他们现在最迫切的任务,是赶紧找时间来个“真人见面会”。
g#fn( A 3qGz(6w6E q%bFR[p<* x_8sV?F “08级的新生都很活泼,尤其是男生,会非常主动地跟老师、学长打成一片,不像我们以前那样,看到老师都要紧张半天。”浙大生工食品学院07级的姚同学,是08级的学长组中的一员。小姚说,现在每天耳边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自己所带新生那一声声“学姐”的称呼:“经常会有新生打电话过来,问一些住宿、选课和分班的问题,感觉他们有着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愿望。”
p4O[X\T \+Qd=,!i( HQF@@ fb0)("_V ;L",K?6# _&G_SNa zGme}z;1@ A'}!'1 刚进校门就有职业规划
^^k9Acd~p X:f5t` ;
|0p@'X1 NH5sV.vvc g~|vmVBua w"D1mI!L
7 “这一届新生比‘80后’更活泼、更有想法,展现自我的愿望也更强烈。”在有10年辅导员经验的浙大求是学院李金林老师眼中,“90后”新生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规划意识。
TqS s*as5 irw5<l ORqqzy + wYFkGih “他们的思维特别活跃,有时候讲话我都跟不上他们的节奏。”闫啸是浙大求是学院丹阳青溪学园的辅导员。出生于1984年的他是典型的“80后”,但面对这群今年刚入学的“90后”新生,闫啸也有些“招架不住”。
4uE)*1 v 9G~i uZf
6W<a p4\sKF8- “才接触了没几天,我就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这届新生对未来有非常清晰的规划。将来要选择什么职业、要不要出国,这些我们读书时大三以后才会考虑的问题,他们现在就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想法了。”因为刚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闫啸忍不住拿自己跟这届新生做起了比较,但面对“90后”新生们的“早熟”,闫啸还是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