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应用程序错误提示内存不能为written与read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百合花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0]

 应用程序错误提示内存不能为written与read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0
经常使用电脑的用户难免会遇到应用程序错误的问题,当我们在使用某些软件或打开浏览器网页的时候,系统就弹出应用程序错误,“该内存不能written”或“该内存不能read”错误提示对话框,出现这样的错误提示导致原因有很多,软件、硬件、内存和病毒都有可能导致这样的应用程序错误提示,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给如何分析该如何解决呢??详情请访问:系统下载基地 [ i8Ju  
  出现内存不能为written或者内存不能为read一般要么为硬件故障要么就是软件问题了,由于内存不能为written或者内存不能为read比较常见,如果您仅仅是偶尔遇到或者同时打开过多程序或网页很容易导致软件运行出错,导致内存不能为written或者内存不能为read错误发生,那么我们可以不必过多关注,因为这种情况多时只是软件运行出错而已,出现的很少,关闭重开软件即可,如果是经常出现内存不能为written或者内存不能为read故障那么我们就需要寻找解决办法了,方法如下: 0y3C />a  
Qb8Z+7  
  硬件方面: ?G 'sb}.  
  一般来说,内存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不大,主要方面是:内存条坏了、内存质量有问题,还有就是2个不同牌子不同容量的内存混插,也比较容易出现不兼容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散热问题,特别是超频后。你可以使用MemTest %|B$y;q^3  
  这个软件来检测一下内存,它可以彻底的检测出内存的稳定度。假如是双内存,而且是不同品牌的内存条混插或者买了二手内存时,出现这个问题,这时,就要检查是不是内存出问题了或者和其它硬件不兼容。 h(p c GE  
  软件方面: }fL ]}&  
  先简单说说原理:内存有个存放数据的地方叫缓冲区,当程序把数据放在其一位置时,因为没有足够空间,就会发生溢出现象。举个例子:一个桶子只能将一斤的水,当放入两斤的水进入时,就会溢出来。而系统则是在屏幕上表现出来。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windows2000和XP系统上,Windows 4"#F =f0  
  2000/XP对硬件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一旦遇到资源死锁、溢出或者类似Windows 98里的非法操作,系统为保持稳定,就会出现上述情况。另外也可能是硬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不好造成的。 ]sJjV A  
  【应用程序软件自身设计的原因导致该内存不能为read/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I"Fm J;  
  一、应用程序没有检查内存分配失败 8 @r>`c  
  程序需要一块内存用以保存数据时,就需要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有时候内存分配也会失败。若应用程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指针,继续在之后的运行中使用这块内存。真正的0地址内存区保存的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写数据到这个地址会导致立即死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等,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序,以防止其错误扩大。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该内存不能为read/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错误,并指出被引用的内存地址为“0x00000000”。 9q m'qx  
  内存分配失败故障的原因很多,内存不够、系统函数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响。因此,这种分配失败多见于操作系统使用很长时间后,安装了多种应用程序(包括无意中“安装”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统参数和系统文件之后。 S^{tRPF%d  
  二、应用程序由于自身BUG引用了不正常的内存指针 ??z&w`Yy,  
  在使用动态分配的应用程序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程序试图读写一块“应该可用”的内存,但不知为什么,这个预料中可用的指针已经失效了。有可能是“忘记了”向操作系统要求分配,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个时候已经注销了这块内存而“没有留意”等等。注销了的内存被系统回收,其访问权已经不属于该应用程序,因此读写操作也同样会触发系统的保护机制,企图“违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操作终止运行,回收全部资源,这种情况下也会有提示。计算机世界的法律还是要比人类有效和严厉得多啊!像这样的情况都属于程序自身的BUG,你往往可在特定的操作顺序下重现错误。无效指针不一定总是0,因此错误提示中的内存地址也不一定为“0x00000000”,而是其他随机数字 p~OX1RBI  
  除:该内存不能为read/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BO0Y#f s  
  ◆试用命令排除 K0\`0E^,  
  开始-运行- 输入cmd-- 回车,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下面命令 FpZ5@  
  for %1 in (%windir%\system32\*.dll) do regsvr32.exe /s %1 回车。 zS '{F> w  
  完成后,在输入下面的 Y4N)yMSl"  
  for %i in (%windir%\system32\*.ocx) do regsvr32.exe /s %i 回车。 Rm Q>.?  
  回车后耐心等待,直到屏幕滚动停止为止,然后重启电脑。 2{S*$K[M  
  ◆运行regedit进入注册表, XsX];I{E,  
  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ExecuteHooks 6C!TXV'  
  下,应该只有一个正常的键值{AEB6717E-7E19-11d0-97EE-00C04FD91972}, (I;l E*>  
  将其他的删除。如果还有一个(默认)不用管它,一般它为空。 M7ug < 8i  
  【软件工具修复“该内存不能为read/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 0>:`|IGnT2  
  ◆直接下载我们网站提供的修复工具,进行一键修复,其实工具也是运行的上面手工执行的命令,只是把它集成化而已。 )2J#pz?.  
  具的原理: 就是批处理使用 regsvr32命令 将动态链接库文件重新注册 (system32下的所有 .dll 和 .ocx 文件;) 注意:由于修复工具会重新注册 v1$ }JX   
  system32下的所有 .dll 和 .ocx 文件。此操作对杀毒软件来说属于敏感操作,所以建议使用修复工具的时候,请禁用杀毒软件,以免部分杀毒误报。另外软件只是针对部分原因引起的内存不为read所做修复,不保证100%有效,大家可以试试看。 &Q t1~#1  
  最后,总结下引起"该内存不能为read/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的15个原因,如下 : z5W;-sCz  
  原因 解决方法 9`!#5i)VU8  
  1 内存条坏了 更换内存条 5#::42oE  
  2 双内存不兼容 使用同品牌的内存或只要一条内存 )6 K)UA  
  3 内存质量问题 更换内存条 <Ys7`e6eY  
  4 散热问题 加强机箱内部的散热 4Yd$RP  
  5 内存和主板没插好或其他硬件不兼容 重插内存或换个插槽 9g7Ok9dF  
  6 硬件有问题 更换硬盘 ._<gc;G  
  7 驱动问题 重装驱动,如果是新系统,应先安装主板驱动 ~e=KBYDBu  
  8 软件损坏 重装软件 'Me(qpsq  
  9 软件有BUG 打补丁或更新到最新版本 ,&jjp eZP  
  10 软件和系统不兼容 给软件打上补丁或是试试系统的兼容模式 Mm%b8#Fe!  
  11 软件和软件之间有冲突 如果最近安装了什么新软件,卸载了试试 ]#dZLm_  
  12 软件要使用其他相关的软件有问题 重装相关软件,比如播放某一格式的文件时出错,可能是这个文件的解码器有问题 <<6gsKP  
  13 病毒问题 杀毒 fa,;Sw  
  14 杀毒软件与系统或软件相冲突 由于杀毒软件是进入底层监控系统的,可能与一些软件相冲突,卸载试试 Hr/J6kyB)  
  15 系统本身有问题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更新程序,象SP的补丁,最好打上.如果还不行,重装系统,或更换其他版本的系统。 F2v9 XMi  
  最简单系统安装方法:http://www.xitonghuayuan.net/jiaochen/1.html ;(IAhWE?7  
  以上的对应用程序错误提示内存不能为written与该内存不能为read原因分析与解决,相信我们对应用程序错误问题也有一定的了解,希望以上的解决方法能够帮助到大家。 t}gK)"g  
顶端 Posted: 2015-01-26 17:17 | [楼 主]
qq357638519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0]

 

顶端 Posted: 2015-01-26 20:30 | 1 楼
feeii
级别: 新人

多谢发贴的人[1]

 

顶端 Posted: 2015-01-26 21:07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软硬兼施



Total 0.013573(s) query 6, Time now is:11-26 02:53, Gzip enabled 粤ICP备06028238号
Powered by v6.3.2Certificate Code © 2003-08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