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shx![在线时间:881小时
在线等级:12级
升级剩余时间:19小时](image/Lvonline/moon.gif) ![在线时间:881小时
在线等级:12级
升级剩余时间:19小时](image/Lvonline/moon.gif)
炼金术师
级别: 强的不是人
![](image/blue/level/14.gif)
[3071]
![发送短消息](image/blue/read/message.gif)
精华:
0
发帖: 8484
威望: 121 点
银纸: 374 蚊
贡献值: 0 点
福气: 88 点
在线时间:88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03
最后登录:2025-02-16
|
人社部官员:收入分配改革也需要“顶层设计”
0
专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苏海南 <r'l5|er G&HCOR!h 半月谈:“顶层设计”是时下的热词,收入分配改革是否也需要“顶层设计”? @Js^=G2 RrGFGn{ 苏海南:需要。目前最期待的顶层设计就是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总体方案。“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有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四节内容。大的框架在国家意志的层面已经明晰,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就贯彻、细化这四节拿出一套总体方案。尽快出台总体方案有利于各地区、各部门再相应地分头制定各自的配套政策,共同推动改革深化。当前,总体方案已到了“箭在弦上”、必须对“十二五”规划纲要有所细化以推动贯彻落实的阶段。 Xo:!U=m/# x4C}AyR 半月谈:在这场系统改革中,如何协调各阶层、行业和各个利益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Ej]:j8^W
6RLYpQ$+ 苏海南:现实中,各个阶层、行业和利益主体都会说自己收入不高,都说自己吃亏。其实,当前没有很好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的群体主要有四类:第一,农民群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剪刀差”一直存在。自2006年起,中央免除了农业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但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民群体还是得益较少,生活状况改善相对较慢。第二,城乡困难居民家庭。现在城乡救助标准平均提高到每年1500元,折算到每天大概是4元,而国际救助标准是平均每天1.2美元,相当于7元多人民币。特别是目前贫困线提高以后,这部分群体会有所增加。第三,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职工,主要是一线生产工人,这个群体相对来说收入偏低,在利益关系调整中需要重点关注。第四就是企业退休人员。 +(-L A+&^As2 在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中,要尽力使以上4个群体收入增长相对更快一些。与此同时,对收入偏高、过高的行业和群体,进行“控高”。在具体改革中,应该先把这些群体界定下来,通过出台整体改革方案、进一步细化政策,从标本兼治方面制定措施,才会有可操作性。 j%m9y_rg} :Ej#qYi 半月谈:如何才能对收入分配问题标本兼治? yIL6Sb z_^Vgb] 苏海南:治标主要是在直接调整收入上下工夫,治本则要从收入分配深层次问题着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生产水平决定分配水平,所以治本应该到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经济结构中找根源。说到底,收入分配的问题是在现行经济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如果不是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农民工进城就不会在收入上吃那么多亏;在资源配置上,政府和银行等国有垄断企业掌握的资源过于集中,且配置原则随意性大,有时甚至是按“关系”配置。社会经济体制中的一些弊端,派生出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公平。 u2G{I? %|:Gn) 8 半月谈:垄断行业的暴利及其过高收入等问题一直难解决,应如何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 OJGEX}3' F5|6* K 苏海南:对垄断行业,只搞双重调控不可能解决问题。双重调控从1996年就开始提出,15年过去了,基本没有多大效果,原因在于动不了根基。解决好这个问题,主要还是靠打破垄断的各种“门”,让民营经济可以进入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这是一个长期的治本措施。第二,要健全、落实垄断企业利润上缴制度、资源占用税制度,把这些非劳动、非经营获得的过高收入从源头上管住。第三,垄断行业收入中除工资外,还有福利待遇、保险、分房等隐性收入,要对其进行“全口径”调控。第四,在落实好以上三条的基础上,再来落实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根据行业平均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合理确定调控幅度。 3S~Gi, .W#-Cl&n8 还有一个问题,垄断企业内部有很多劳务派遣工或农民工,其内部并非所有工作人员工资都高。现在我们提出要搞厂务公开、集体协商,而垄断企业集体协商的重点是调整内部分配关系,而非平均工资水平的增长。 <B?@,S> 4iD-jM_D 半月谈:在初次分配上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的重点是初次分配还是二次分配? Ip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