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谢国忠:全球元气大伤 短期内恢复没希望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一串紅
闲人
级别: 荣誉会员

多谢发贴的人[19340]

 谢国忠:全球元气大伤 短期内恢复没希望

0
  如此一来,全球市场的元气几乎没有希望在短期内恢复?谢国忠:基本上没有希望,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美国楼市见底之后才有可能。 mjWp8i  
}G"r3*  
Lw!?T(SK  
谢国忠:贝尔斯登或拖垮摩根大通 XfD z #  
WHZe)|n  
兵败如山倒。几乎就在一瞬间,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的贝尔斯登面临终结的危险。 6RR4L^(m  
Z5"!0B^ j  
这在凯雷资本宣告资不抵债之后,成为又一记砸向市场的重锤。 B:.;,@r]  
]C9%]`  
3月17日,摩根大通正式公布了其将收购贝尔斯登的公告,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业内人士来说,这个结局并不意外。 >OF:"_fh  
tf.q~@Pi  
"本质上就是破产。"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17日对本报记者表示。 =1V>Vd?8.  
dqIZ#;:g  
按照摩根大通公布的收购方案,该行将以换股方式并购贝尔斯登,以每0.05473股摩根大通普通股交换1股贝尔斯登股计算,按照摩根大通3月15日收盘价,该交易合每股贝尔斯登股票2美元左右。 5<'n  
t;Fbt("]:  
可以说是相当低廉。 C5.\;;7^&  
yffU% )  
对比贝尔斯登美国东部时间3月14日暴跌47.37%之后的收盘价30美元,摩根大通的并购价格仅为不到该股价的7%!相比此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该收购成本更仅为股价的3.5%! vE^h}~5U  
qk"oFP6  
用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的话说,贝尔斯登几乎是"送"给了摩根大通。 >cvE_g"?C  
BH.:_Qrbh[  
但问题是,为什么会是摩根大通?接盘贝尔斯登之后,摩根大通真会如公告所言,将"最终提升每年的盈利"吗? I,?Fqg'sq  
03i?"MvNo  
同样值得追问的是,贝尔斯登会是最后一家以破产收场的大型金融机构吗?美国次按危机将继续走向何方? 6Cop#kW#  
n"K {uj))  
3月17日,深谙华尔街运作体系的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_OyP>| L'  
+9 =@E  
挤兑始于"建筑贷款" V{ 4i$'  
Eg287B  
<21世纪>:华尔街五大投行之一贝尔斯登,最近由于流动性问题而陷入困境,今天又如市场预期,将最终被摩根大通并购,你对此怎么看? ?NL&x  
EF*oPn0|  
谢国忠: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并购,贝尔斯登其实就是破产了,现在的安排不过是象征性的安排而已,已经意味着贝尔斯登破产了。 w>/pQ6=OFR  
?15POY ?Z  
<21世纪>:贝尔斯登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在上周很多客户从该行抽走了大量的资金,是否可以说贝尔斯登是一次偶然的挤兑风波的受害者? "jkw8UVz  
n1k$)S$iiy  
谢国忠:贝尔斯登的问题爆发出来是挤兑的结果,但问题的关键是,人家为什么要挤兑你?贝尔斯登的客户并不是一般的存款客户,跟他们做交易的都是对冲基金和投行们,他们一旦要挤兑的话,是可以很快让贝尔斯登倒闭的。 Wl9I`Itg  
, }xpYq_/  
<21世纪>:假设如果没有出现这样的挤兑的话,贝尔斯登是否还会像其它同行一样继续捱下去? f4 Sw,A  
H|UV+Q0,  
谢国忠:挤兑之所以出现,就是反映了对冲基金和其它投行对贝尔斯登资本实力的一种看法,贝尔斯登有5000亿美元的资产,杠杆率大概是30倍,倒闭可以说是它必然的命运。 te!]9rR  
4iL.4Uj{N  
贝尔斯登的模式是经纪服务加基金,但基金那边占比更大,这次是完全被套住了,主要就是被按揭贷款和建筑贷款套牢。 F3H:I"4  
_oMs `"4K  
<21世纪>:问题是,贝尔斯登的破产为什么会在目前这种市场情况下爆发?是否存在某种刺激因素? :N+K^gI)  
p``;!3~ ~  
谢国忠:根本问题就是建筑贷款的问题东窗事发,这部分的规模是巨大的,主要是面向房地产建筑商发放的贷款,比如加州的某个建筑商,现在美国的楼市几乎陷入停顿了,建筑商怎么会还钱给投行呢?事实上,现在很多建筑商都已经停工了,建筑贷款的问题就爆发出来了。 !ch[I#&J-  
3cV+A]i  
这部分贷款也并非普通意义上的向建筑商发放贷款,跟按揭证券化一样,建筑贷款也是打包证券化的,所以影响巨大。 #XYLVee,  
mcP{-oJ0W  
我的一些海外基金的朋友早就在关注这个事情了,大概一个多星期之前,大家都已经觉得贝尔斯登可能要破产了。 Q(!}t"u  
Kq@m?h  
<21世纪>:是否可以说,建筑贷款陷入困境是美国次按问题最新的发展方向?贝尔斯登涉入的程度大概有多深? E980yXJR  
7DC0W|Fe  
谢国忠:现在美国楼市已经停了,根本就不造了。贝尔斯登整个银行靠的几乎都是这个业务。 {Q#Fen ;y|  
iuH8g  
<21世纪>:那么,贝尔斯登被并购可以说是一种宿命? \( Gf+  
],fwZd[t  
谢国忠:其实也不能说是并购了,基本上就是送给摩根大通,现在谁也不知道贝尔斯登这5000亿美元的资产当中,究竟有些什么,究竟值多少钱,甚至连最终可能损失多少都没人知道。 zBrWm_R5T  
e&FX7dsyy  
摩根大通"趟浑水" h M1&A  
qxecp2>U  
<21世纪>:既然如此的话,摩根大通为什么愿意趟这滩浑水? 3^iQe"P%a@  
s[{:>~{iq  
谢国忠:首先,这次是美联储属意摩根大通接手,一般央行让金融机构去做,它们不得不做,其次,摩根大通在按揭业务上,之前是比较薄弱的,接盘贝尔斯登之后,可以作一个补充,因为这个市场最终还是会回来的。 -x3tx7%  
vo}_%5v8  
<21世纪>:现在能否预计摩根大通接盘贝尔斯登最终将会付出多大的代价?尽管根据最新的公告,摩根大通换股合并贝尔斯登的成本很低,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摩根大通捡了一个大便宜? +QCU]Fozk  
z9);e8ck  
谢国忠:现在还没法知道,因为贝尔斯登那5000亿美元的资产里面究竟有什么还根本不知道,如果这些资产最终亏损严重的话,摩根大通很可能也会被拖累破产,因为摩根大通的资本金大概也就是1000亿美元左右,接手贝尔斯登之后,如果其资产亏损20%-30%的话,摩根大通也就破产了。 8h@)9Q]d\  
|({UV-`  
所以说,对摩根大通来说,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风险。 x1&b@u  
{W:)oh>  
但现在央行让你做,你没法不做,这在美国也是一样的。 YWn6wzu%Vc  
!X v2PdP  
<21世纪>:那为什么会挑中摩根大通而不是其它投行呢? twJ|Jmd  
Ilt L@]e  
谢国忠:因为摩根大通在这次次按危机当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与其它投行相比,还具有一定的资本实力。 j4 &  
c}I8!*\  
全美买单贝尔斯登? X'3`Q S:!  
J*6n6  
<21世纪>:因为贝尔斯登没有商业银行业务,无法直接通过贴现窗口向美联储求救,因此,在最终确定被摩根大通收购之前,美联储就已经同意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为期28天的贷款援助,你认为这种救援行动是否有效? C^8)IN=$  
v|,[5IY  
谢国忠:其实,美联储实际上本身是没有任何资本的,所以现在美联储让摩根大通把贝尔斯登收过来,但摩根大通的力量也是很弱的,所以如果到时候亏了很多钱的话,美联储会支持的。 .$ P2W0G  
J!TK*\a2  
<21世纪>:问题是,根据安排,美联储允许摩根大通不需要为其担保的贝尔斯登贷款承担损失,如果亏损真的出现的话,美联储能采取什么措施来援助呢? B3g82dm  
6{Cu~G{]N  
谢国忠:美联储没有资本,但它是央行,所以就只能通过印钞票来解决这个问题。 J:TI>*tn  
GqK&'c   
<21世纪>:美联储的这种行为具有合法性么?通过印钞票来救援贝尔斯登,实际上是损害了所有美国人的利益,相当于让全美国的老百姓替贝尔斯登买单?这样的做法是否公平? I  W] 841  
,$zSJzS  
谢国忠:的确如此。 #G4~]Qml  
@e?[oojrM  
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出问题是要通过财政部出面向议会提出,让一个国有公司来收购即将倒闭的金融机构,这个国有公司的钱是来自美国纳税人的,但财政部现在不愿意做这个事情,所以美联储被迫接盘,最终通过印钞票来解决这个问题。 Oa_o"p<Lr  
Kj1#R  
但实际上,美联储印钞票来买单,最终也是全美国人民共同承担贝尔斯登的亏损,问题是,很多老百姓都不太懂这个事情,不太明白美联储的解决方法最终还是将亏损成本转嫁到普通美国老百姓头上,如果你到议会去要钱的话,那老百姓都知道这是纳税人的钱,这样的安排也有很多【www.canton8.com不良信息过滤】上的考虑。 @y~BYiKs  
]cGz~TN~  
此非最后一家 #K,qF*  
pb2{J#  
<21世纪>:你认为贝尔斯登是否是最后一家倒闭的大型金融机构?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之前刚发了一个报告认为,次按危机可能在今年6月份见底,你怎么看? UV *tO15i  
P20]>Hg  
谢国忠:肯定还会有的,贝尔斯登绝对不是最后一家。 0F0(]7g^  
V~uA(3\U  
次按问题见底还早着呢,现在美国很多经济学家都已经把次按危机定义为二战之后最大的金融危机了。 e2=,n6N]c  
V[M$o  
<21世纪>:那么从现在来看,你认为次按还将造成多大的损失?究竟将何时见底? coP$7Q .  
(82\&dfy  
谢国忠:现在初步的估计是整个金融体系的损失大概是1600亿美元,但问题是次按危机已经不仅仅是按揭贷款的危机,现在杠杆融资和建筑贷款危机开始出现,据我所知,有一家还没有破产的投行持有的建筑贷款就有500亿美元。之后还有信用卡贷款,美国人的信用卡消费最近十几年涨了至少10倍,这里面也会有一大堆坏账产生。 uI:3$  
|@Idf` N$  
实际上,现在很多金融机构的贷款已经收不回来了,只不过是要看未来这些问题怎么爆出来而已。 /K<GN7vN  
gkq RO19  
<21世纪>:如此一来,全球市场的元气几乎没有希望在短期内恢复? C$re$9U  
yM#trqv5  
谢国忠:基本上没有希望,这个问题至少要等到美国楼市见底之后才有可能。 % OfDTs  
YV_I-l0  
现在美国楼市的存货还处在高位,等到这些存货全部抛到市场上之后才可能见底,这是可以看到的,如果有大量的存货在市场上抛售的话。到时候,美国的楼价还要跌更多。现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一些房子已经跌到之前的一半了,今年可能还要继续跌10%。 C[<\ufclD  
w2C!>fJ]1  
举例来说,现在美国的楼价是从之前的100涨到了170,其中整体通货膨胀是由100涨到了130,所以现在要从170跌到130,跌幅大概是20%-30%。现在美国楼市的整体调整幅度大概是跌7%-8%,等到全国平均楼价跌20%-30%的时候,加上通胀原因调整的20%,可能就调整完成了。 OTtanJ?  
 !k??Kj  
股市播报: DRg ~HT  
[, szx1  
沪深总市值蒸发"一个广东省" r|H!s,  
jv#" vQ9A]  
1088只股跌穿"5·30"价格 11只次新股欲破发 aXid;v,  
^N}~U5  
连续暴跌 民间资本大规模撤离股市 <+1w' -  
hb8@br  
分析评论: K&P{2Hndr  
6x3Ew2  
史美伦:中国股市前途是光明的 OD@A+"  
o)' =D(  
3800点一线首要任务是"反恐"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f}9`iN=k  
2 T2#HP  
WZ V*J&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顶端 Posted: 2008-03-18 09:16 | [楼 主]
spica
Os quiero para siempre.
级别: 论坛版主

多谢发贴的人[3191]

 

走得.
歡迎光臨我的店鋪: http://shop57054641.taobao.com/
顶端 Posted: 2008-03-18 10:17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蓝调粤语 » 股金中外